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_第一百八十一章 苏松危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一章 苏松危急 (第2/2页)

   “唉,为夺丹阳,太湖水师已经元气大伤不能再战,眼下靖海水师是本王手中最后可战的水师力量了,若有闪失,则我军如今之战果,恐会一朝尽丧。”

    “既如此,不如先向路总督咨询一番?”

    “也好,本王这就写信与他。”

    朱常淓当即着墨,修书一封,交给了王翦,让他派快船自走运河往杭州送信。

    最了解靖海水师情况的自然是路振飞,能不能打这一仗,他心中最有数。

    王翦收了信,便准备起身告退。

    忽然,门外传来匆忙的脚步声。

    “报,监国,大将军,不好了,苏州有急报传来,清军数万,攻占松江!”

    “什么?!!!”

    朱常淓惊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王翦闻言,脸色也阴沉下来。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刚刚才完这事,转眼便成了真,清军果真直插心腹空虚之处,来了个背刺。

    苏松并无大军驻扎,收复之后,都是各州县自募数百县兵维持治安。

    面对凶悍的清军,这些县兵几乎无用。

    松江被清军攻占,则苏州也危在旦夕。

    最要命的是,清军不但可以从松江府进攻大军后背,又能直接南下嘉兴府,杀向杭州。

    朱常淓感到了一丝丝心慌,上一次他感到过慌乱的,还是当年的嫪毐叛乱。

    “监国,臣这就去调兵。”

    “大将军速去,本王即刻派人向杭州传信!”

    王翦顾不上许多,出了书房便开始一路跑。

    回去的路上,便立刻命人去召正在句容的焦琏四将返回丹阳。

    这统军之人,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焦琏。

    上次焦琏八百轻骑取句容之后,王翦便觉得焦琏有勇有谋,乃将帅之才,可堪大用。

    但该调哪一部人马回防苏州,王翦却是思忖起来。

    直到飞奔的马车停在大将军府前,他才决定,调驻扎在溧水的踏羽营张家玉部转进金坛,由太湖水师黄蜚所部舟船走水路运送,星夜兼程赶往苏州。

    大将军府瞬间骑士四出,忙碌了起来。

    回到正堂,王翦又命人叫来了标营主将王之仁。

    王之仁奉命赶来,王翦正在堂中来回踱步。

    见状,王之仁心知必有大事发生。

    “九如,快来。”

    “大将军,发生何事?”

    “鞑子自海上登陆松江,已经全据松江府了。”

    “什么?竟有此事!”

    王之仁神情大骇,没想到有一鞑子竟然能从水上攻来。

    钱塘水师悉数战死的事情他也听了,在敬佩友军的同,他只恨当初黄斌卿火并友军,将他的战船都夺了去。

    否则他必不能使鞑子在海上猖狂!

    “我知道你曾做过苏松总兵,对苏松熟悉,后来又做了定海总兵,水战亦不陌生。”

    “回大将军,正是如此。”

    王之仁闻言,心中忽然激动起来,大将军莫不是要派自己出战了?!

    虽然拱卫王驾乃是殊荣,但是王之仁更想阵前搏杀,毕竟他已经习惯了战场的感觉,忽然远离,始终难以适应。

    “九如,我准备遣你率部同踏羽营一道往苏州拒担”

    “末将敢不从命!”

    王之仁后撤半步,跪行军礼,以示郑重。

    王翦将其扶起,之所以派王之仁前去,正是看中了他的过去的经历。

    他对苏松地利熟悉,又水战陆战皆可,所以最为合适。

    “敢问大将军,不知何人统军?”

    “焦琏!”

    “末将知晓了,这就去整军备战。”

    “待你准备完成,便直接率军往吕城镇待命,等待搭在踏羽营与焦琏的黄蜚水师抵达,便登船前往。”

    王之仁拱手应是,随后兴冲冲的离去。

    焦琏统军,他心服口服,毕竟焦琏的战绩在那里摆着。

    不但八百骑拿下了句容,还俘获了降清的原南京礼部尚书钱谦益。

    此前更是在溧水边一人独挡千军,三进三出杀得鞑子人仰马翻。

    纵使王之仁自认勇武,也对焦琏打心底甘拜下风。

    安排完回防苏州的兵马事宜,王翦又站在了舆图前,开始筹谋推算起来。

    苏州传来的消息并不详尽,只是数万鞑子攻占松江,这数万,可就令人难以揣摩了。

    但王翦估计不会过十万之数,毕竟鞑子的水师也不可能一次搭载二十万人。

    王之仁部与踏羽营合计四万五千人,再有黄蜚水师策应,应当可以稳住苏州。

    正在他沉吟思考之际,忽有士卒来报。

    “报大将军,陈提督带着一员麾下军官求见。”

    “请他们至堂郑”

    王翦有些疑惑,不知道陈荩搞什么鬼。

    刚要坐下,忽又得报,是王驾至府门外,王翦一愣,匆匆前往相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