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章 野钓闲趣 (第3/3页)
id='gc2' class='gcontent2'> “如今主力在外,后方兵微,只能靠吴阁部力挽狂澜了。” “镇江兵马需要抗住南京的压力,动弹不得。” “最主要的,还要看张总理那边能否有所动作,拖延清军东进脚步。” “只要咱们击溃了渡江的鞑子,就能抽出手来。” 王翦边想边,朱常淓连连点头,现在他们需要的是时间。 君臣二人忧心难免,商议到了明之时,才稍感困倦。 王翦起身告辞,朱常淓也准备憩片刻。 明军的夜不收警惕了一夜,清军没有任何动作,屯扎在利港四周。 大亮时,清军忽然大动,一部兵马拔营启程,朝着江阴杀去。 夜不收将情况传回,刚睡下的王翦又匆匆惊起。 清军转攻江阴,看来是昨夜蓝田营的阵势将鞑子惊了,想去捡个软柿子捏。 王翦当即遣胡一青率千骑向江阴运动,警戒情况。 此时,江阴也已经得到了友军通报,得知了数万清军正在来袭途郑 好在陈明遇早已经坚壁清野,将乡镇百姓全部归拢进了城池之中,所以并无慌乱,井然有序的组织民壮,准备守城。 经历过几十万大军围攻的江阴,什么阵仗没见过,数万清军,场面而已。 自上次守城之后,知县陈明遇极重城中武备之事,所以储藏的兵器药石十分丰富。 至于粮食,倒也不愁,在熊汝霖调任苏松期间,为江阴拨了许多粮草,以作大军储备。 当胡一青的人马赶到江阴城南时,清军李国翰部、土国宝部合计六万人马抵进葫桥镇。 张国勋领本部五万人马占据了常州城西北的于塘村,指挥各路兵马作战。 王定国整肃残部精锐三千,作为偏师,游走在常州以北,相机行事。 清军各路兵马拉开了阵势,开始窥视整个常州。 李国翰与土国宝的兵马进入江阴界内,这才发现竟然已经全部坚壁清野,所过村镇,连个鸡毛都没剩下。 原本还想劫掠一番,结果是颗粒未收,这让两部人马都有些恼火。 土国宝这样的扒皮,雁过拔毛,见此情况,誓言要踏破江阴城,三日不封刀。 冲动之下,趴在车架之上,下令所部兵马急攻江阴。 他甚至都没有知会李国翰,再次抢先一步,单独出击。 这让得知消息的李国翰直接无语,别人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这家伙是伤疤没好就已经忘了。 土国宝军中这回配属了张国勋带过江的火炮,所以觉得自己又可以了。 日光正盛,韶光忒好,驻扎在于塘村的张国勋劳累许久,终于完成了渡江重任。 见气不错,于是便带着两三亲随,往村中池塘休闲垂钓。 野塘妙趣,枯荷黄叶,池中影动,张国勋提着马扎随便选了个地方,享受起这舒适的午后。 这时,王定国正好寻了过来,笑着上前道:“大战在即,将军竟还有如此闲趣!” “呵呵呵,过了江,就安心了。”张国勋见是王定国,笑答道。 两人关系很好,张国勋是很早就跟着张存仁的副将,一直为张存仁鞍前马后,劳苦功高,张存仁将其倚为心腹。 王定国到张存仁麾下比张国勋晚些年头,但因为张存仁很器重王定国的勇武,所以两人关系自然很好,属于是张存仁的左膀右臂。 “咱们什么时候进攻常州,大明的监国就在眼前,实在是让人难耐。” 王定国站在了张国勋身边,常州就像是嘴边rou,吊着他的胃口。 突然,张国勋手中的钓竿一动,鱼儿上钩了。 “你这鱼儿,着急吃饵,上钩了吧?” “太着急,就会挂着嘴巴,白白送了性命。” 张国勋一边拖拽着鱼儿出水,一边笑容满面地着话。 上钩的是一尾鲤鱼,正在水中拼命的扑腾着,奈何钓钩已经咬死,再挣扎也是徒劳。 张国勋乐呵呵地将鱼儿放入了鱼篓,扭头对王定国道:“晚餐请你吃鱼!” 王定国还在琢磨刚才张国勋的话,无心的点点头,又沉思起来。 张国勋却是悠然自得,稳坐钓鱼台。 其实现在全军顺利渡江,反倒是不用着急进攻,只要他们在这里,便已经达成了战略目标。 张存仁遣军南下,本就是为了威胁明军腹背,促使他们自镇江撤军,解南京之围。 至于聚歼明军,张存仁压根就没存过这心思。 临行前,他给张国勋面授机宜,江南军事,宜缓不宜急。 张国勋乃是聪慧之人,瞬间就领会了张存仁的意思。 他们十多万人马登陆常州府,明军必然左支右绌,抽兵来援,这样一来,便会直接打乱明军的部署与计划。 与其主动进攻,不如以逸待劳,反正他们在这里,明军就得应对。 急的不是他张国勋,而是明军。 “我明白了,吃鱼!” 王定国想了半,大致想通了其中关节,手掌一拍,恍然大悟道。 话间,张国勋,又连收两尾,心情大好。 这时,忽有王定国手下探马来报,是土国宝急攻江阴,结果又吃了瘪。 张国勋一愣,脸上笑容瞬间消失。 今日大章,梳理一下后面的大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