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坟冢无处话凄凉 (第2/2页)
领水师副总兵吴易率水兵营留驻仓州城整训。 于永绂负责率部平靖地方,剿寇捕盗,追缉零散逃担 这么安排,于永绂欣然领命,被派去平靖地方,这其实是一件积德的好事。 虽然他心中清楚,留下休整的吴易所部,其实是为了监视他麾下的新附之军。 就在焦琏紧锣密鼓的安排着兵发常熟时,清军李国翰部已经完成了对常熟城的合围。 原本只有两万人马的李国翰,收编了前来投奔的张国勋残部三万人,瞬间变得兵强马壮,直接四面围城,准备强攻常熟。 常熟知县潘柽樟,见敌营数十里,四面烟尘不息,满心忧虑难消。 他已经看见,城外的树林正在成片成片的消失,想来是清军在打造攻城器械。 城上,潘柽樟正领着一干县署幕僚观望敌兵。 这时,忽然一队清军策马驰来,城上的民壮慌忙射箭,可压根没有一箭射郑 城下的清兵手中举着几个脑袋,在城下奔走了一圈,似乎是在向城上示威。 潘柽樟一眼便认出来,那是他之前派出城求援的信使,竟然都被鞑子截杀了,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这波人马刚走,就见又有一骑驰来。 那人近前,潘柽樟只觉得十分熟悉,仔细一看,正是此前中了自己计策的敌将,背上插三竿旗,十分独特。 “城上狗官,汝之虚实,已被我洞穿,若不想被挫骨扬灰,便开城投降,我尚能留你全尸!”
“给你一炷香的时间,一炷香后,可就没有机会了!” 王定国扯着嗓子大声朝着城头呼喊道,军中只剩一日之粮,今日若不能攻破常熟就食,大军便有崩溃之险。 李国翰正在督造攻城器械,还需两个时辰才能完成。 潘柽樟听见敌军劝降,不屑一顾,也不回复,直接离开了城头。 城内,他已经组织起了青壮,准备随时登城应战,虽然不知道能撑多久,但是他也绝不愿开城投降。 王定国见对方直接不理他,骂了两句,打马离开。 城中街道之上,潘柽樟派出的衙役正在组织人手往城头运送土石。 许多百姓甚至卸下了门板,送上了城头,作为遮挡敌军箭矢之用。 全城上下,抗敌士气高涨,自上次潘柽樟行空城之计,杀敌数千之后,百姓们就对这位年轻的知县无不信服。 知道是位好官,这才纷纷出手相助。 潘柽樟自然感受到了百姓们对自己态度的变化,更是重申了与常熟共存亡的决心。 城外清军大营,李国翰正急的上火,不断令士卒加快建造速度。 张国勋的覆灭,已经让他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危险。 明军竟有数万骑兵,这实在是令人惊骇,现在他孤军在野,军粮告罄,若此时明军骑兵大举来犯,恐怕会瞬间崩溃。 他本以为有张国勋去攻昆山,土国宝、于永绂去攻仓州,明军必然被吸引,前去救援,正好为自己拿下常熟创造了机会。 可没想到,人算不如算,张国勋出师未捷身先死。 土国宝部一直没有消息传来,也不知道情况如何,可失去了张国勋部的策应,在李国翰看来,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王定国归营,见李国翰脸上愁云密布,上前道:“不必担忧,常熟必可一举拿下。” “明军援兵恐怕已经在来的路上。” “唉,北归恐已无望了,我已派人探了江岸,有明军舟师昼夜巡弋。” “明军水师竟如此强大,这真是出人意料。” 李国翰不免心中有些动摇,生出了穷途末路之福 了两句,本想安慰李国翰的王定国也沉默了,他甚至连自己都宽慰不了。 即便是他们攻下了常熟,他们就果真守得住吗? 其实两人心中都清楚,他们的结局,似乎已经注定了。 江北的情况他们十分了解,已经不可能再抽调的出兵马渡江救援,何况现在明军管控江面甚严。 “报!都统,器械打造完毕!” “好,各军立刻埋锅造饭,饱餐一顿,两个时辰后,开始攻城!” 李国翰当即下令道,两个时辰后,已经是午后,正是气炎热之时。 感谢平台居士的月票,大佬厚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