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_第二百五十二章 病木之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二章 病木之下 (第2/2页)

r>
    使节完,却是低头叹息,又拱手向朱常淓告罪。

    “臣无能,有负监国所托,请监国责罚。”

    郑芝龙不从靠近江西的地方调兵,却偏偏调距离江西最远的兴华府驻军。

    这明显就是在敷衍推脱,等兴华府的兵抵达江西战场,都已经猴年马月了。

    这样的结果,朱常淓并没有多少气愤,郑芝龙这样的做法,早就在他的预料之郑

    原本他还希望郑芝龙能给他一个惊喜,现在看来,他还是太高估郑芝龙了。

    “你的手,怎么回事?”

    朱常淓忽然话锋一转,问到了使节那受赡左手。

    使节明显一愣,下意识的将那只伤手往回缩了一下。

    他轻轻一叹,答道:“回殿下,臣与闽督玩笑所致,些许伤,不值一提。”

    完,他冲着朱常淓笑了笑,但那只手却是完全藏进了袖袍之郑

    朱常淓目光一闪,没有再问,勉励了几句,便令其退下休息去了。

    人走后,他将目光投向了李宝。

    目光一碰,李宝便领会了潞王的意思,行了个礼,便匆匆离去。

    朱常淓目光落在了舆图上的福建所在,手中的朱笔在上面画了一个大大的叉。

    郑芝龙这军阀,放任下去,百害而无一利!

    此人,早晚必除!

    正沉思时,门外伺候的内侍忽然朗声道:“启禀殿下,陈潜夫求见!”

    “见!”

    很快,陈潜夫走了进来,他被朱常淓任命为了翰林院检讨,在身边以备咨询。

    到了杭州之后,陈潜夫便按例去了吏部报道,但是现在朝廷还没有组建翰林院,自然也就没有办公的地方。

    但好在,吏部给他在杭州城内分了一处宅院,也算是有个落脚的地方。

    这几,他安顿完自己的事情,又拜访了几位故交,今日,便来向潞王报道。

    “陈玄倩,看你容光焕发,想来这几日休沐,过的很滋润嘛!”

    “回殿下,臣怕向殿下报道之后,就再也没有休沐了。”

    “哈哈哈,在你眼里,本王难道是个扒皮?”

    “不不不,在臣眼里,殿下日理万机,cao劳国事,宵衣旰食,可谓勤奋,臣跟在您身边,那岂敢落下?”

    陈潜夫拱手笑答道,他知道,潞王用他,就是为了开海!

    开海这件事,是动祖制的事情,他就是潞王用来破除一切陈规祖制的刀!

    下场如何他不知道,但他知道,开海的阻力,不亚于海。

    自崇祯以来,虽海禁犹在,但民间走私已经泛滥,朝廷无力禁止,便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朝廷不是不能打击走私,当时的水师实力尚存。

    只是这些走私背后,都是江南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将相名门。

    一旦打击这些走私,将会使东南剧震,只会让动荡的形势更加雪上加霜。

    这也是朝廷只能放任不管的原因之一。

    不论是海禁还是开海,最核心的问题,都是要解决朝廷与江南士绅的利益分配。

    海运之利,有目共睹,谁都想多吃一份。

    一旦潞王将此事抛上台面,他陈潜夫,就成了众矢之的,必将遭受惊涛骇浪,直到粉身碎骨。

    “陈玄倩,你觉得什么时候开海合适?”

    “臣以为现在就合适。”

    “可眼下水师抽不开身,江西战事危急,福建不听调遣,一旦开海,岂不是乱成一团?”

    朱常淓看着陈潜夫,有些担忧的问道。

    江南世家大族的力量,他是知晓的,当年朝廷想收个商税都难,更何况现在开海和他们分利。

    陈潜夫却是嘿嘿一笑,道:“病木之下,腐根盘绕,以致主干半毁,奄奄一息。”

    “趁此霜寒之际,剪除病根,培育良须,待暖春到来,便可抽出新枝,焕发生机。”

    “若是拖延,病根坏死,蔓延周身,这再无救药。”

    “急症何须论命,重病不必轻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