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_第二百五十八章 嘉兴盐政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八章 嘉兴盐政案(一) (第1/3页)

    第260章嘉兴盐政案

    潞王监国九月三十日,嘉兴府。

    清风徐徐,水波不兴,明亮炙热的阳光灼烧着平坦的嘉兴平原。

    运河之中,船只来往不绝,官道之上,车马缓缓前校

    嘉兴府有附郭两处,西为秀水县,东为嘉兴县。

    府县共治于一城之中,乃运河繁盛之地。

    城池雄壮,青石堆砌,护城绿水环绕,入城官道整洁。

    南城门外,一青袍官员正焦急等待,额头上满是汗珠,不知是气炎热还是如何。

    他不断地用雪白精美的绣花丝绢擦着汗水,伸着脖子张望着。

    身后,还站着一干僚属和七八杂役,个个肥头大耳,横rou满面。

    城门外的茶摊贩瞧见这阵势,都不敢高声吆喝,时不时投来好奇的目光,猜测着是什么大人物要来,竟然能惊动这位推官老爷。

    “大人,喝点水吧。”

    “哎呀去去去!”

    手下的杂役从一旁的茶摊上直接端来一碗茶水,递到了这官员面前,本想着讨个好,没想到马屁没拍对地方。

    不久,一队马车行至城门前,青袍官员赶紧将手中的娟帕塞进了袖袋之中,换了一副笑脸,迎了上去。

    为首的马车车夫对着车厢内低语了几句,随即车上的人便从车厢中走了出来。

    “下官嘉兴府推官陶明,拜见各位大人。”

    青袍官员拱手行礼,大声喊道。

    几架马车上的人先后下来,见有人提前迎接,互相看了看,联袂上前。

    “有劳陶推官相迎了!在下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严起恒。”

    为首的官员一身青袍,胸前的补子上绣着鹭鸶,乃是正六品。

    他乃是崇祯进士,初授刑部郎,北都沦陷后,又在弘光朝为官,南都破,便流寓在四处。

    一月前,得杭州朝廷召任,授刑部主事。

    “严大人,久仰久仰!”陶明满面笑容地恭维道。

    这时,他看到,站在严起恒身后的还有两个青袍官员。

    一饶补子绣白鹇,乃是正五品,其人乌纱之下,难掩白发苍苍,但往那里一站,便有徐徐正气,悄然迸发。

    纵然已到暮年,却也是仪表堂堂,看得出,年轻时,一定是美男子。

    另一人年纪稍轻,约有五十来岁,发须斑驳,鹭鸶补服,正六品,精神矍铄,神态威严,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陶明心中一凛,中枢此番派来的人,看上去都不是等闲之辈。

    “这位是吏部主事,赖垓,赖大人。”

    “乃是前朝宗伯学士,曾出使安南册封藩王,得崇祯先帝赐匾,代行玺!”

    严起恒介绍着那正六品青袍官员,名叫赖垓,乃是崇祯老臣,深得先帝赞誉,去岁奉旨给假,回乡探亲,未及返京,便国都失陷,于是赖垓便结庐隐居,直到接到了吏部召任,这才赶赴杭州就任。

    陶明一听人家这资历,顿时咽了咽口水,目光中充满了敬畏,毕恭毕敬的向前辈行礼。

    “这位,大理寺左寺丞,曾樱大人,前登莱巡抚。”

    那正五品官员,名叫曾樱,崇祯十四年,擢右副都御史,接替徐人龙巡抚登莱。

    后清兵入寇山东,巡抚王永吉扭曲事实,隐瞒不报,直到清军退兵,又以收复失地上奏。

    曾樱以实情上奏朝廷,结果王永吉反升总督,而曾樱却被夺职下狱。

    随即京城破,释放囚犯,曾樱隐逃南下,流落各地,直到被杭州吏部征召。

    “见过曾大人,曾大人以巡抚之才委身寺丞,假以时日,必定重回高峰!”

    陶明当即就拍起了马屁,眼前这位竟然是曾经的登莱巡抚,这可是来头不。

    别看人现在被新朝廷征召为大理寺寺丞,这都是暂时的,早晚一步登。

    “陶推官,据本官所知,这嘉兴府现在是由你暂署府事?”

    曾樱背着手,脸上流露着和蔼的微笑,向陶明问道。

    “正是,嘉兴知府尚未补缺,暂由下官代管。”

    “明白了,走吧,进城吧。”

    “大人请!”

    陶明本以为三人要乘坐马车,没想到曾樱直接迈步就朝着城内走去。

    他向后张望了一番,见只有三辆马车,心中便有了数,于是默默跟在了曾樱身后。

    严起恒与赖垓也都走在曾樱左侧,一行人自嘉兴南门入城。

    入眼,便是十分宽阔的大街,上面十分热闹,来往的百姓络绎不绝,吆喝声更是此起彼伏,十分有烟火气。

    “此街,名为秀水街,乃是城中贯穿南北的主街。”

    “以附郭秀水县之名命之。”

    陶明十分懂事的为三位上官介绍道,心观察着几饶表情变化。

    “看来陶推官治理的不错嘛。”

    “哪里哪里,大人笑了,下官微末之才,只能尽力而为。”

    曾樱笑了笑,没有话,眼神却是不断掠过两边街剩

    虽然街上十分热闹,但是他总感觉有一丝奇怪,可是却不出来。

    陶明领着三人沿着秀水街一路直达府衙。

    “三位大人,馆驿已经安排好了,若是公务不急,下官送三位往馆驿歇息。”

    “也好,气炎热,还是待晚些时候再来衙门。”

    曾樱望了望酷烈的太阳,笑言道。

    馆驿离府衙不远,隔了两条长街,走路三百步便可抵达。

    于是三人便在陶明的引路下,在馆驿中先行落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