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4章 海派生活初品尝 (第3/3页)
iv id='gc2' class='gcontent2'> 就是圆圆的,50支装的那种…… “同志,这个香烟多少钱?” “中华铁罐滤咀50支的,1.5元……” 嗯,价格既贵又便宜。 对于这个时代的普通人,很贵。 对于怀揣按箱算的美刀的他而言,便宜的丧心病狂。 滤咀中华20支5毛一包,牡丹滤咀20支4毛8…… 经由营业员介绍,滤咀香烟是头一批,是上海卷烟厂试制的新品,还很有兴致的想要给魏平安解释带过滤嘴的香烟的好处——不拉嗓子。 来一趟上海出差,总不能什么都不买。 反正闲着没事,就随便逛一逛,买点小特产。 零拷雪花膏,买; 估摸着家里人的身材,买了好几件毛衫; 得知魏平安可以用外汇结算,主任都跑了出来,特意询问魏平安打算买多少香烟…… 就急冲冲跑出去,从别家店里临时“调派”了两盒。 一盒是两罐,一罐50支。 香烟是成条的,只有6条完整的,还有拆封卖掉四根的大半盒。 魏平安都差点忘记,这年头还是可以散卖香烟论支的呢。 短暂的购物让魏平安享受到了不用票就可以购买物品的感觉。 如果不是京城还有家,有媳妇和孩子,他真想留在这里。 起码这几年他能呼吸到自由的味道。 但想到几年后过了蜜月期,那些民族资本家们的下场,魏平安也是不寒而栗。 果断掐灭了这个危险的念头。 等魏平安再回到住处时,手里拎着一兜子水果,胳膊里夹着一条万里香烟。 就是黄底红字,下面有一辆黑色轿车图画的那种。 傍晚,崔刚他们今天回来的挺早。 “崔哥,今天挺开心啊,是有什么好消息吗?” “联络到对方了,明天上午去汇中饭店一趟,应该就能顺利拿到资料。” “唉,这趟出来的,我感觉什么都没干,一点也没帮上忙。” “估计上面的意思就是让你跟着,熟悉流程,感受一下氛围罢了。你是知识分子,是宝贝疙瘩,哪能让你真跟着参与那种刀尖舔血的事儿去……” 崔刚翻来覆去就是老一套。 魏平安也那这个滚刀rou没辙。 “回来的时候,我跟上边请示了,明天咱们一起出发,如果一切顺利,我们几个带着资料先走,你去找李教授和刘教授他们……到时候跟他们一起回京。” “这个……” “事关重大,老魏,私底下咱们熟归熟,但这种事你必须听命行事。” “明白了。我执行。” 魏平安真想不到这里面还有什么非要自己滞留下来,去跟两个教授汇合的必要性。 “顺便说一下,老首长让我托句话给你。” “啊?老首长,是老武头……呃……武伯伯吗?” 崔刚笑容一僵,随即又继续笑道:“差不多差不多……他就是希望你能顺便照看一下李璐同志,毕竟是个姑娘,这一路还是有点危险的……” “哦。” 这是……假公济私? 还是神马情况? 不过也就是捎带手的事儿,魏平安也自然不会刻意拒绝。 自己是有媳妇的人,还是即将当孩子爹的人,这事儿认识自己的,没谁不知道吧? 李璐是知道的啊。 一夜无话。 一早醒来,在崔刚的带领下,大家收拾床铺和日用品,几乎就是恢复了原位。 就这三天时间,邻里也都没什么特意的。 因为长白一村、二村又被叫做“二万村”,住的都是回迁过来的两万户工人。 天南海北的什么人都是,各种亲戚朋友来去匆匆。 虽说楼上楼下集体厨房这些也会让邻里之间熟络的招呼,但流动性太大,跟京城四合院的核心风格还是差异很大的。 在魏平安看来,这个据点使用就像是民宿。 一行人“退了房”,直奔汇中饭店而去。 值得一说的是,不知什么时候崔刚他们竟然弄了一辆银绿色的小轿车。 “崔哥,可以啊,都开上小轿车了。” “咱们自己生产的,凤凰牌轿车,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05公里,四缸发动机,是上海第一辆国产轿车……” “坐着挺舒服的,就是不知道啥时候能私人搞一辆开开。” 副驾驶的崔刚扭过头,像看怪物一样盯着魏平安看了好几眼。 最后狠狠地竖了个大拇指。 “要说还是你们文化人敢想。” 缺月票……ennnnn…… 最新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