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魏平安的星链计划 (第2/3页)
r> 一份42个G文件映入眼帘。 吸收,是或者否? 答案是肯定的。 魏平安后仰,摆了一个略微舒服的姿势,默念是。 下一秒,熟悉的电流划过全身,即便接收了几百次,但那种酥麻的感觉还是让魏平安不由的抽搐。 感觉电量貌似加大了一些。 身体的抵抗力又瞬间溃败了。 脑海中突然被塞进了一大堆东西,昏昏沉沉的,那种极度瞌睡却又怎么都睡不着的炸裂感袭来。 然而,十来秒钟后,又再一次被一股清流冲刷掉。 一阵神清气爽之后,魏平安获得了…… 嗯,三款战斗机的详细数据。 歼-8、歼-8F、歼-10 J-8是60年代就已经开始研制的双发高空高速截击战斗机,在69年7月就已经试飞成功了。 现在又过去了6年多,难道还没有彻底成型吗? 想了一下,魏平安拿起电话,摇到了总装。 系统既然这么做,肯定有这么做的理由。 或许其中有一些他没搞清楚的问题也说不定。 魏总师的情况上层科技圈和军队高层都是知之甚深的。 而且魏平安保密级别并不低,这种事情,实话说他们还巴不得让魏总师出马,给帮着研究一下呢。 求之不得时,突然上杆子找上了门。 然后魏平安等了二十来分钟,就接到了沈阳一个气喘吁吁的中年人的来电。 内容就不细表了。 三分之一描述遇到的问题,三分之二穿插在问题之中,大倒苦水。 嗯,这伙计谈话技巧不错,没有把哀求和倒苦水扎堆,让魏平安耐着性子不得不听下去。 果然是好手段。 都不用挂电话,魏平安听到一半,就能知道沈飞安排过来给自己回电话的,一定是个社交强人,技术这块姑且不提,但一定是个沟通能力强的。 脑子转的快的,目标明确,就想着让魏总师尽一份力。 双方其实一拍即合。 这原本就是魏平安期望的。 “跨音速抖振问题?已经实验了很多方法了吗?” 魏平安想了一下,简单的说道:“跨音速抖振引起的非定常脉动载荷会造成飞行器结构疲劳甚至引发飞行事故,例如会造成发动机空中停车现象,所以在解决跨音速抖振问题时,要多方面考虑,要结合中医理论,不能单一的哪出问题就只解决哪个部位……” 瞧见没,魏总师的话就是深邃。 要结合中医理论。 一切都是连贯的整体,不能单一的解决。 “魏总师,我们已经实验了很多方法,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思路,不知道你那边有没有新的想法和思路,可以提醒一下我们……” 这时,电话另一头突然又换了一个人,听声音状态,魏平安脑海中自动脑补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形象。 他也瞬间严肃起来。 这种功勋级的老者,几十年如一日的为国拼搏,都是值得尊敬的。 “关于跨音速颤振和跨音速抖振都是经典的跨音速气动弹性问题,大多数制造团队都普遍认为抖振问题的流固耦合特性较弱,常采用解耦方法基于刚硬机翼开展研究,但是,我认为机翼的弹性特征对跨音速抖振特性影响也很大……” 简单的说了一些,对面表示很受启发,更是在通话最后,很诚恳地邀请魏平安,希望他可以‘亲临指导’,并表示会在电话之后立刻递交申请,希望魏平安可以充分考虑他们的渴望,抽出宝贵的时间过去一趟。 话说到这份上,魏平安也不好拒绝。 他也实在不忍心拒绝一位为国尽忠一辈子的老科研人员。 但到底什么时候过去,这还要两说。 魏平安觉得自己又要回地下基地忙活一段时间了。 地下基地里很多设备都是通过系统兑换出来的。 其科技含量远超当下。 有一些堪比50年后,而有一部分,也远超50年后。 基地最后7层,即便是叶文婕,也是不被允许进入的。 关于飞机制造方面的研究,魏平安虽然没有接触过,但这一年多的系统奖励体系中,确实给予了不少。 早就说过,他现在的知识都学杂了,好些技术如果不是偶然碰到,根本就想不起来。 有关J-8机翼跨音速颤振和跨音速抖振的问题上。 其实随着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在几十年后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数值仿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