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家宅琐事之李璐的特殊之处 (第1/3页)
四合院的生活日常正文卷第228章家宅琐事之李璐的特殊之处
最新网址:这半个月,魏平安就开始到处送礼。 甚至连赵小惠,他也送了一部手机出去。 当晚就接到了赵小惠用短信发的一条信息:“魏叔叔,谢谢您。我很喜欢,会一直用的。” 也不知道短信有没有什么其他含义。 魏平安也没说什么,感谢他的人多了,赵小惠也实在排不上号。 有了手机通话,魏平安也发现了对自己不太友好的问题。 就像是自己那几个徒弟,老丁、林老哥几个…… 隔三差五就会打电话来问自己问题。 一天俩小时是消耗在这上面的。 让他多少有点搬了石头砸自己脚的苦恼。 也算是另一种痛苦并快乐着吧。 因为,百货大楼已经通过李璐找到自己,希望能够采购一批移动手机给他们的楼长和经理们使用了。 国内BP机的时代还没有来到,就有预感或许将会领先世界,有了从人手一部手机开始蓬勃发展的迹象了。 紧接着周闻也带来了领导的非正式打听情况。 目的也是想要对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尽一份力。 事态远比想象的更加快捷和便利。 然后,成飞和沈飞的整个团队都跃跃欲试,座机竟然直接打到魏平安的手机上来了。 还刻意问了一下,对于通话信号的稳定和清晰,有了更真切的体验。 得,这是把魏平安当接话试听员用了。 订单越来越多,工厂生产的压力越来越大。 倒不是产量的压力大。 实在的说,初期供应全国的量,仅凭一个红后基地根本实现不了,但现在全国的需求也是循序渐进的,并没有一蹴而就。 压力的来源,是生产基地的位置和产量等不为人知的秘密。 林老就问过魏平安两次,有关生产车间的事情。 可能他是关心,但不代表除了他之外的那么一小撮人,到底存了什么心思。 所以,026仓库要设立三产。 将一个凿空了的山腹改为手机组装工厂。 按照当下生产基地的工序和精密度,也就只能适合做个组装车间。 其实,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我们与隔壁小日子国的工业科技差距并没有拉开很大。 按照当时的发展势头,是有很大可能追赶并超越的。 但因为这七八年国际形势的变化,再加上欧美国家联合的对我们的技术封锁,导致我们的技术落后了许多。 已经脱离了第二梯队,跌入第三队伍之中。 这里说的是基础工业科技。 而尖端科技方面。 嗯,魏平安一个红后基地,能轻松吊打整个世界。 哪怕是这些年技术迭代停滞状态,但军工方面,因为魏平安潜移默化的点睛,现在依旧是实至名归的陆上最强天团。 026仓库申报三产业务,还是锋芒初露的移动通讯终端业务。 这让很多心有所想的人眼馋不已。 山寨不了核心技术,那就准备撸起袖子塞人。 存的是学到技术,再回来拿为己用的小心思。 可魏平安选择员工的第一个条件,就排除了所有心思不正的人。 首批120名员工,只招聘026仓库入职2年以上以及其直系亲属。 任人唯亲在这个年代不是被人诟病的理由。 而且,移动终端这项技术,属于世界领先。 没见袁启红又带着好些人现在满世界转悠,忙着注册专利呢。 保密一些,也是情有可原的。 甚至这一举措,也得到了一些大佬的鼎力支持。 红后基地三层的工厂不再负责边缘低技术的制造和组装业务。 这些,外面组装工厂可以胜任,一些低技术含量的配件,例如手机壳之类的,充电线之类的,都可以由国内一些工厂代劳。 分蛋糕的同时,不仅依旧掌握着尖端科技,还提高了整体的效率。 既体现了大公无私的精神,共同发展的愿景,还没有舍弃自己的利益,并且翻了好几倍效率,增加了业绩…… 这一波cao作,魏平安至少可以得85分。 军产作业有自己的工程队施工,只要魏平安提交申请,自然会有相应的安排过来与其对接。 按照魏平安的规划,组装工厂作为军方三产,其负责人由军方、生产以及市场企业三方面组成。 军方的设备提供方面,目前是魏平安自己负责,不过他准备交给艾沐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