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的生活日常_第231章 挺近罗布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1章 挺近罗布泊 (第3/3页)

较魏平安所在的这个车厢,另一个车厢就更加的莫名其妙了。

    魏平安站在车厢门口隔着玻璃看对面,就发现了大多都是一些‘民间高人’。

    有人穿着道袍,有人穿长袍马褂,还有人穿着笔挺的西装。

    站了一会儿,魏平安耳边听着里面各种交谈阔论,颇有江湖侠客行的内味儿,还听到了一些周易大师的卜卦和堪舆大师对罗布泊传说的风水解释……

    反正给魏平安的感觉就是及其的不伦不类,甚至有点啼笑皆非的感觉。

    列车行驶了四个多小时,一行人又搭乘了军机到兰州,这时候,除了科研人员和江湖术士之外,也多了100多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艾沐棽36人的机甲小队也掺杂其中。

    浩浩荡荡二百多人的队伍,乘坐军用卡车马不停蹄的赶往敦煌,从阳关正式出发。

    为了此行顺利,还特意举办了个小仪式。

    魏平安示意艾沐棽远远的利用机甲拍了个照。

    权做留念吧。

    搜救队从阳关出发,经过玉门关,汉长城遗址,一直到达雅丹之后,算是正式进入了罗布泊无人地区。

    其实官方罗布泊和大家认为的罗布泊是有很大区别的。

    官方罗布泊,是东抵北山,西连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边和北边分别以库鲁克塔格山、库姆塔格和阿尔金山千山带为界。

    而大家认为的罗布泊,则是指的塔里木盆地最低处。

    那里曾经是国内最大的咸水漂移湖,是由第四纪以来的冲积、洪积、湖积和风力堆积物质所覆盖。

    也是塔里木河、孔雀河的归宿。

    后来因为塔里木河改道,孔雀河下游断流,湖泊才逐渐干涸,但也留下了奇特的雅丹地貌和别致的鱼鳞状盐壳。

    再加上这里气候极度恶劣,高温、狂风、流沙……

    一不小心就要人命。

    所以才会被称为神秘的无人区。

    二百多人乘载着十几辆机械军车走了两天。

    在第二天傍晚宣布趴窝了。

    接下来的路程,需要所有人凭借两条腿徒步前行。

    要知道这里的环境实在有些非人。

    地下全是流沙,一不小心就要陷进去。

    走走停停会消耗更多的水分和体力以及精力。

    而白天的时候,地表温度几乎接近八十度。

    别说鸡蛋了,要是赤足走上去,脚底板都能烤熟了。

    没有了汽车,但凡有太阳在,所有人都躲在帐篷里。

    但帐篷里也很热,很多人都带了应急的蜡烛,都不用拿出来,因为都被烤化了。

    魏平安知道艾沐棽等人都没有问题。

    因为机甲内部的空气循环系统,能够保持内部恒温状态。

    所以,其他士兵是因为毅力才坚持下来。

    而艾沐棽等人,却是因为科技技术。

    至于周子墨。

    大小伙子的,跟着遭点罪也挺好的。

    别因为一切都想当然导致以后吃亏。

    反正现在也没有什么生命危险,且受着吧。

    第六天。

    因为空气温度太高,使用水都放在铁桶里,这几天颜色都变异了。

    倒出来的都是酱油色,而且臭气熏天。

    这么说吧,骆驼都不喝。

    魏平安并没有出手。

    他默默的观察着,等着其他人出谋划策来解决问题。

    这么多各富奇学的人凑在一起,连个水源都解决不了的话,那也就不要考虑再继续前进了。

    打包回府不更好?

    事实证明魏平安的考虑是对的。

    这种情况虽然难住了一群学富五车的科学家们,但另一波江湖术士们则就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有人夜观天象,根据星空定位,这是懂得风水堪舆的。

    还有人通过附近被发掘的古墓和尸体摆放角度,研究出了相关古河道的流向。

    嗯,这一定是盗墓流的。

    经过这群人的合作配合,还真在两日内就找到了水源。

    让一群科学家们大开眼界。

    都是有真实力的一群人。

    虽然没什么令行禁止的规矩,但经此一役,也算是从一盘散沙,变成了阶段性的通力合作。

    其中表现最明显的还属魏平安。

    这家伙本来就懂得十六字风水秘术的原版内容。

    现在借机混迹在江湖术士之中,谈一些密谈和术法常识。

    没两天就跟他们混的像一波人了。

    这一幕,看的那些科学家目瞪口呆。

    魏总果然不愧是魏总。

    眼见胜过耳闻。

    其行为和做法,真真是与众不同。

    最新网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