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7章 致命一击(万字章节) (第1/6页)
NBA:奇迹缔造者来自新墨西哥州的少年第147章致命“一击”1999年6月22号,圣安东尼奥观察者报作为当地最大的非裔美国人社区报纸,对大卫-罗宾逊和马里奥-埃利等黑人球员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 “团队的胜利,大卫-罗宾逊是圣安东尼奥的骄傲!” 总决赛G3马刺队的生死战,大卫-罗宾逊表现拉跨,不过屁股决定脑袋,肤色正确,数据也就不重要了。 圣安东尼奥快报是当地最大的日报,也是马刺队主要的媒体合作伙伴。 拿到总决赛第一场胜利,自然要好好宣传一番: “蒂姆-邓肯从不为数据打球,他会为圣安东尼奥带来冠军!” 体育专栏作家写出的文章内容很好,顺便还嘲讽了一下李佑的得分王,但一些马刺队老球迷有些尴尬。 “上将”当年刷了个爽,再往前推一推,名宿“冰人”乔治-格文也干了. 未来的事难说,谁都不知道蒂姆-邓肯是否会继承马刺队的优良传统。 一大早在酒店吃过早餐,尤因看着当地的报纸心情就不美丽了。 拉里-约翰逊也跟着大骂圣安东尼奥的记者就会吹X: “Fuck!10中3,靠着罚球拿了13分,这有什么好赞美的?” “如果不是其他人表现出色,这会我们都开香槟了!” 大卫-罗宾逊罚球12中7,罚的也不准,在生死战,“上将”打得像个新秀 蒂姆-邓肯21中13,罚球10中7,拿到了全场最高的33分,并且还抓下了16个篮板球。 贡献出大号两双,邓肯才是马刺队赢下G3的关键。 奥克利和本-华莱士被新秀打爆了,这会都没心情打屁聊天,面子上实在挂不住。 拉里-约翰逊嚷嚷的欢,但“大妈”G3来了个12中3,赛后已经被圣安东尼奥的记者们花式嘲讽一番了。 李佑随意扫了两眼报纸,注意到内容基本都是吹X后就不再关注。 杰夫-范甘迪和教练组连夜观看了比赛录像,忙活了大半夜,剪辑出了不少内容。 早饭后,大家就在酒店的会议室开启了录像课。 杰夫-范甘迪又出现了黑眼圈,邓肯打爆了尼克斯队的内线,秃顶少帅心中没底: “我们要注意进攻选择,注意对方的协防位置,不要小看蒂姆-邓肯,几个回合,他都出现在了正确的防守位置上!” “快速,果断,突破到篮下,不要抱怨吹罚问题,明晚我们可以重新找回比赛节奏。” 剪辑出来的回合很多都是邓肯协防到油漆区完成干扰,一些天才球员的位置感几乎是与生俱来的,邓肯就是其中之一。 李佑看到拉里-约翰逊和斯普雷威尔依旧露出郁闷神色,也跟着鼓励了两句: “要对自己的进攻有信心,我们更年轻,速度更快,体能更好。” “耐心一些,拉扯防守,他们无法坚持一整场高强度的防守。” 尤因这时候也有些懊恼自己的不自律,如果没胖成球,或许就不会受伤了。 想到蒂姆-邓肯的表现,大猩猩继续熬鸡汤: “一场比赛说明不了什么,我们的防守还是起到了作用,我们需要战斗,给那个菜鸟一个教训!” 录像课就是找不足,喝鸡汤,杰夫-范甘迪和教练组并没有改变任何战术,秃顶少帅只是在默默祈祷: “投进就好!” 23号晚上,阿拉莫穹顶体育馆再次涌入3万9千多名观众。 NBC的转播镜头也给到了圣安东尼奥的航拍和夜景。 和麦迪逊广场花园球馆相比,阿拉莫穹顶体育馆容量更大。 接近4万人爆发出的声浪从比赛开始就没停下来过,很多马刺队球迷还举着巨大的奥布莱恩杯模型,不断为主队加油呐喊。 尼克斯队的进攻方向,篮筐后方,马刺队球都手拿白色的长条塑料棒,挥舞着手中的道具,试图做出干扰。 场边的波波维奇十分紧张,回到主场后,哪怕是赢下一场比赛,他依旧有着巨大压力。 为了不将自己的紧张情绪带给球员,波波维奇在开场后就在场边不断叫喊: “退防!埃弗里,延误上去!” 马刺队的得分已经在10分停留了1分多钟,埃弗里-约翰逊罚球线急停跳投打铁,又挨了一次尼克斯队的反击。 收下长篮板的李佑右手持球加速推进,来到右方侧翼时,马刺队众人已经退防了回来。 注意到邓肯又停留在油漆区内中间的位置,奥克利赶忙向上挪步。 来到罚球线右侧肘区位置时,奥克利开始减速,准备站定,李佑这时候身体一扭,佯装走左侧突破。 看到邓肯跟着向上挪步,李佑突然大幅度转身,右手捞球的同时,立刻压肩突破,扛着埃弗里-约翰逊直插篮下! 现场的马刺队球迷看到篮球仿佛粘在李佑手上一样,花哨动作也变得实用起来,忍不住都跟着发出一声惊呼。 “哦!” 身形上的优势,让卡住身位的李佑不需要做任何花哨的晃动。 突破到篮筐右下方的靠近油漆区位置,李佑快速跳步,彻底扛开防守,接着右手顺势完成抛射! 蒂姆-邓肯的协防意识非常出色,这时候已经回到篮下高高跃起。 篮球刚好越过他的指尖,落地后邓肯一扭头,就看到篮球再次坠入篮筐之中。 14:10,马刺队连续打铁,尼克斯队抓住机会成功拉开分差。 “嘘!” 近4万名球迷爆发出的嘘声响彻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