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此案交给东厂来办 (第2/2页)
因。 主打的就是一个隐蔽性! “不错,你这个想法也是老成谋国之言。” 朱棣止住了脚步,回头看了常继祖一眼:“朕有时候也在奇怪,开平王府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人,一肚子的阴损主意。” 常继祖却低着头:“臣也是为国取利耳!” “朕当然知道你是为国取利,不然你以为你还能在东厂指挥使的位置上待这么久?”朱棣的声音虽轻,却如同重锤一样击在常继祖的心上。 常继祖此时也不敢多话了,只能沉默。 朱棣还以为自己把常继祖给吓到了,语气缓和了一些。 “你还年轻,朕也只是想提醒你,莫要行差踏错,你可是朕要留给皇孙的臣子,不可自误!” 话到这个地步,常继祖也只能跪下了。 “臣谢陛下厚恩!” “行了,起来吧!”朱棣让常继祖起来,沉吟了片刻,才幽幽的道。 “纪纲在东宫查出来了,那年给东宫的狗下药的人,背后主使是梅殷!”
“荣国公,驸马都尉梅殷?”常继祖倒吸了一口凉气! “怎么,你与他有交情?”朱棣扭过头来看向常继祖,冷冷的道。 常继祖赶紧低下头:“陛下笑了,臣怎么会与梅驸马有交情!” 话是这样,可常继祖的心里却已经翻江倒海了! 梅殷何许人也?宁国公主的丈夫,也是朱元璋十六个驸马之中最喜爱的一个! 梅殷聪慧,精通经史,而且精通兵事! 相传朱元璋还曾托孤给梅殷! 靖难之时,梅殷受建文帝之托,率领十万大军镇守淮安,号令严明,一副强军做派。 朱棣进攻南京的时候,曾经派人联系梅殷,想要借道淮安,被梅殷给拒绝。 而后梅殷的举动就开始奇怪了起来,手握十万雄兵,就窝在淮安,既不出兵支援南京,也不出兵截断朱棣的后路! 那时候若是梅殷的大军参战,无论是支援南京还是截断朱棣后路,靖难的结果就会改写。 可梅殷却偏偏按兵不动。 后来是朱棣逼着宁国公主写了一封血书,才劝得梅殷回到南京。 虽然梅殷回来了,可淮安的十万大军却还一直奉梅殷的号令! 这也是梅殷到了南京之后,朱棣一直没有办法处置梅殷的原因。 史书曾记载,朱棣暗中派人多次潜入梅殷府中,窥探梅殷的行踪,被梅殷发现,惊惧不已! 可现在纪纲偏偏在东宫查出来下药的人背后是梅殷! 这其中的意味可就耐人寻味了。 常继祖并不想掺和这事,而且他心里还在奇怪,按史书上,梅殷应该是永乐三年就应该死在朱棣的设计之下,怎么到这个时候竟然还活着,自己的蝴蝶翅膀扇的这么远吗? 常继祖不话,却不代表朱棣就会放过常继祖。 “继祖啊,此案虽然纪纲查出来的,但是如何处置梅殷,朕却不打算交给纪纲去做,此事就交给你们东厂吧!不要让朕失望才是!” 常继祖愣住了,别啊!您继续交给纪纲啊!我看他玩的挺好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