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二章 歼二十新气动布局!上舰准备!  (第1/2页)
    回到住处之后,陈念立刻打电话给杨伟,向他要来了最新的歼二十气动布局设计图纸,后者虽然惊讶,但仍然迅速组织起人手,把陈念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全部都发了过来。    随后,陈念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对现有气动布局的解读。    这一次,他刻意没有使用系统附带的“学习福利”,而是尝试一点一点地去理解每一个设计的意图、以及设计者在创造出这些线条时的逻辑。    这些东西,正是系统给不了他的东西。    那就是,一个真正属于设计师的思维。    他花费了整整六个小时的时间,才把繁杂的图纸全部读完。    他的脑子里建立起了完整的链条,与系统解析的成果不一样,这一刻,他明白了设计师的所有用意,也明白了它们为了让这架飞机的性能达到“可实现”与“强大”之间的平衡,所做出来的那些妥协。    而基于这样的逻辑链条,陈念感觉到,自己的思维无比清晰。    他知道这架飞机应该怎么去设计了。    .......    两周之后,陈念画出了第一版舰载歼二十的气动布局图纸。    这份图纸当然算不上完美,但却已经优于杨伟最初给他的那份设计。    更重要的是,这是他完全独立设计、没有借助任何系统帮助的成果,而这样的知识增量,给他提供了整整2点的源点收益!    他能感觉到,在这一次主动挑战自我之后,他对航天器气动布局的理解已经成长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甚至接近了初级研究员的水平。    而在系统经验和数据的加持下,他真正能发挥出来的水平,甚至已经可以与一个资深研究人员媲美!    陈念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    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光靠系统,那人就是系统的奴隶。    可是如果依靠系统不断提升自己,哪怕有一天,系统的功能受限已经不能完成自己所思所想的事情了,自己仍然可以凭借硬实力,不断地去实验、去创造!    而且,考虑到系统的奖励逻辑,他很确定,这才是真正的用法。    看来,以后还是要继续专注于学习,把这个系统的潜力,开发到极致......    休息了片刻,陈念拨通了杨伟的电话。    接通之后,他立刻开口说道:    “杨总,我这边已经初步对你上次发过来的舰载版歼二十的气动布局做了一些修改。”    “主要的改动在机翼、矢量喷口、鸭翼、尾翼部分。”    “我牺牲了一部分的隐身性能,换取更强的机动性和低速性能。”    “按照设计,这架飞机的RcS应该会在0.15左右。”    “后续,我会配合材研所去开发新的隐身涂层材料,争取弥补机体设计造成的隐身缺陷。”    听到他的话,对面的杨伟甚至有一个瞬间没有反应过来。    这么快?!    诚然,对于他们这样一个专业化的研究所来说,两周出一份机体设计图纸其实真的算不了什么,但问题是.......陈念只有一个人啊!    更重要的是,他还极具全局视野。    要知道,一个刚刚入行的设计师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事事追求完美。    他们总希望在自己的环节,就把所有的问题全部解决,做到尽善尽美。    但实际上,这是绝对不可能、也绝对不经济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充分考虑各个模块的功能、能力和边际效应之后,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方案,把一些需要付出极高成本才能解决的问题,留给下一个环节、留给自己的战友。    一个需要团队合作的工作,绝对不能惧怕给战友留出你的后背。    很显然,陈念对于这一点的理解,是很到位的。    ----只不过,他留下问题之后,又打算自己去解决罢了。    隐身涂层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