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1章 双城联动,大获全胜,豫州黄巾惨遭围猎!(万更求订阅) (第2/3页)
一个时辰,便将全县占领。 朱儁、皇甫嵩策马来到召陵县衙,早有大将孙坚恭候,欠身拱手道:“二位将军,彭脱已经逃出召陵,据探马回报,正在赶往征羌。” “嗯。” 朱儁缓缓点头,神色淡然,一切皆在预料之中。 他扭头望向皇甫嵩,轻声言道:“义真,接下来,便要看你部将士了。” 皇甫嵩自信满满地道:“公伟放心,黄巾已成溃军,何惧之有!我已派人快马赶往各县,命其仔细侦察,务必要将黄巾困死在包围圈中,咱们静候佳音即可。” “如此甚好。” 朱儁长出了口气,接下来不管皇甫嵩表现怎样,至少自己攻克召陵,战败彭脱十万大军的战功,已经到手了,总算是对皇帝陛下有个交代。 而如果皇甫嵩的军队,能如此前制定的计划一般,将黄巾困死在包围圈中,那么必将是锦上添花的又一件大功。 ***** 次日清晨。 雄鸡报晓,朝霞满天。 西华县。 硝烟弥漫,战火纷飞,横七竖八的尸体,散乱地堆落在城头、旷野,一副方才经历过大战的模样。 门楼上,那一杆飘扬的土黄色大纛,早已经被战火烧掉了大半,只剩残缺的“波”字,仍随着清风摇晃。 而在残破的大纛旗下方,三个已经战死的黄巾士卒,以双手拼死握住大纛,才得以令它没有倒下。 奉命驰援西华的张振,眼瞅着这一幕,内心不由地生出感动,眼泪哗啦啦淌下来,原本的戒备之心,彻底打消。 他勒马站在城外,声音洪亮地呼喊:“城中还有人否?吾乃张振,渠帅彭脱帐下大将,奉命赶来驰援!” 话音刚落,城头上探出七、八个裹着黄巾的脑袋,望着城外的大军,似乎有些心惊胆颤,眼神中带着些许惊恐。 “尔等可是波才渠帅帐下否?” 张振的目光扫过这些可怜的幸存者,大声询问:“如今战况如何?官兵何在?” 上方黄巾幸存者壮着胆子:“尔等当真是彭脱渠帅帐下否?” 张振肯定地点点头:“没错,吾乃张振,渠帅帐下大将,城中情况如何?” 黄巾幸存者这才站起来,大声呼喊道:“不是官兵,起来吧,是从召陵赶来的援兵,快开城门,让张将军进来。” “诺。” 一声回应之后。 吱呀—! 城门缓缓展开,两、三个头裹黄巾的士卒提着寰首刀、长剑,从里面走出来,他们蓬头垢面,尽显疲态,显然已经乏累到了极点。 城上黄巾男子大声呼喊道:“张将军,官兵似乎得到了尔等驰援的消息,已经离开西华,目前尚不知在何处。” “小人已派人赶往县衙,通知渠帅,将军还是速速进城吧,有何事,您直接与渠帅沟通,小人位卑,有些事情难以言清。” 张振等人已经昼夜兼程,奔袭一路,的确有些累了,如今官兵既然已经离开,那么倒也的确需要休息休息。 “好吧。” 张振没有多想,把手一招:“弟兄们,进城。” 驾—! 旋即。 张振轻踹马腹,策马走进西华县城。 原本,一切都是极其正常的。 可当张振察觉到街道两侧的屋脊上,闪烁出一些不自然的亮光时,身经百战的他,还是敏锐地嗅出了一丝不详的味道。 这亮光绝非自然的太阳光线,而是金属兵器折射出来的光线,带着一丝冰冷、森寒的肃杀之气。 张振下意识紧张起来,策马向前的速度放缓,一手勒住战马,一手摸向腰间的寰首刀,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缓缓扫过路上的黄巾士卒。 直至此刻。 他才发现这些“同袍”的眼神中,带着明显的凶戾气息,甚至某些人已经握紧了手中的长矛、长枪,似乎随时准备对入城的军队发起突袭。 “不好。” 张振心道一声不妙:“中计了。” 抬眸瞥一眼道路两侧的屋脊,果然有弓弩悄然探出了脑袋,张振明白,若是继续走下去,死伤一定会更大,他必须立刻做出绝断。 吁—! 勒住战马。 张振摆手示意队伍停下,他扭头望向城头男子,大声言道:“我军足有五万兵马,小小西华只怕驻扎不下,张某还是在外扎营为好。” “弟兄们。” 没有丝毫犹豫,张振铿锵下令:“后队变前队,退出西华!” 可惜,城头之上忽然架起了成百上千张硬弓,道路两侧的屋脊上,亦站起了数不清的弓弩手,各个捻弓搭箭,张拉满月。 城头上,赵谦发出一声蔑笑:“哼!尔等黄巾贼子既然敢来,那就休想离开西华,给我放箭,将黄巾贼子尽数诛杀!” 嗖!嗖!嗖! 下一个瞬间,成百上千支箭矢自城头、两侧屋脊上破空而发,发出尖锐的啸声,宛如滂沱大雨般,罩向街道中间的黄巾。 张振倒是已有准备,但他麾下的士卒则不然,没有丝毫心理准备的士卒,顿时被这股死亡巨浪吓懵了,许多士卒来不及取下绑在背后的木盾,便被直接攒射成了刺猬。 他们在倒地前发出凄厉的惨叫声,震撼着邻近同伴的心神,一些黄巾甚至被箭矢直接钉在地上,手脚还兀自抽搐着。 “撤!” “快撤出去!” 张振提刀左右格挡,不停地嘶吼下令。 但汉军的箭矢袭杀来得太过迅猛,彷佛仅仅只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