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2章 捷报频传,豫州大定!王昊身世终确定!(5k求订阅) (第1/3页)
“报—!” “黄巾溃败至征羌,已被郭兴成功赶向汝阳。” “......” “报—!” “黄巾溃败至汝阳,已被阎忠成功赶向西华。” “......” “报—!” “黄巾渠帅波才死于王昊之手,西华黄巾覆灭,大部缴械投降,如今羁押在西华。” “......” “报—!” “黄巾大将张振死于王昊之手,其部援兵败于西华县,向汝阳溃逃。” “......” “报—!” “黄巾溃兵已经汇合,目前屯驻在距离西华不远的月牙谷附近。” “......” 不过数日,捷报频传,如雪片般送入中军大帐。 虽然,当初看王昊的作战计划时,只感觉胆大而又不失严谨,具有一定的可cao作性,但实际上,不论朱儁也好,还是皇甫嵩也罢,全都没有想到,竟然会如此成功。 此刻得知西华县的战果,以及作战过程,二人对于王昊的招揽之意更盛,尤其如今双方即将分兵,这份心思更是飙涨到了极点。 “厉害。” “果然厉害。” 皇甫嵩饶有兴致地点点头,长出口气:“没想到王昊在西华县取得的战果,比你我在召陵取得的战果,还要好上许多。” “是啊。” 朱儁捏着颌下一缕山羊胡,丝毫不吝啬溢美之词:“这份作战计划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不可能达到这般作战效果。” “王昊可以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真不知道他为了这份计划,打熬了多少心血,这小子的确是个可造之才。” 皇甫嵩深表赞同,面上遮掩不住的喜悦:“根据程银递上来的战报,据说王昊每日都要进行战术推演,集思广益,努力思考黄巾可能的应对办法,来构思相应的应对策略。” “而他在汇报中表示,单纯一个咬住波才的办法,王昊便提供了十六种,只是他在全部尝试过一遍后,方才确认激将法最合适。” “十六种?” 朱儁眉棱不由一跳,心中巨震:“这小子还真是煞费苦心呐。” 皇甫嵩长出口气:“的确如此,可惜豫州黄巾大部已平,他若继续留在豫州,只怕将来走到头,也不过是一郡都尉而已。” 朱儁脸上浮现出淡淡的微笑,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皇甫嵩:“义真,此前你虽没什么动作,但是现在,只怕已有招揽之心,对否?” “公伟兄!” 既然话已经说到这里,皇甫嵩也没必要藏着掖着:“你已经有孙坚这员猛将了,不妨把王昊让给兄弟,如何?” “打住!” 朱儁毫不犹豫,打个禁止的手势:“此事一码归一码,文台固然勇猛,可堪大勇,但子霄胜在谋略,二人配合,方才绝妙。” “倒是义真你......” 言至于此,朱儁把手一拱,刻意恭维道:“乃是将门之后,精通兵法、布阵,擅长谋略,麾下又有傅燮、郭兴、阎忠此等猛将,招揽王昊,于你而言,意义不大。” “可老兄我不然!” 朱儁立刻皱起了眉头,叹口气,摇摇头,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麾下无善谋之士辅佐,若是这般杀入南阳,只恐会令陛下失望。” “义真,你不仅文韬武略,当世卓着,且宽宏而有雅量,不如就把子霄让给老兄如何?这份恩情,我朱儁必铭记于心。” 瞧这一顶高帽戴的,当真是绝绝子啊! 可惜...... 此前乃是合作阶段,双方需要精诚团结,皇甫嵩为保大局,自然可以稍稍谦让,但这一次要分兵赶往南阳、兖州,皇甫嵩自己身上的担子,也着实不小。 把王昊这样的人才,拱手让给朱儁? 呵呵! 皇甫嵩即便再是宽宏雅量,也干不出这种事情:“公伟兄,咱们争来争去的,有何意义?若是子师不放人,你我又能如何?” “况且!” 言至于此,皇甫嵩更进一步道:“这种事情毕竟要尊重子霄,他若说想去公伟兄帐下,那么嵩再怎么招揽,亦是无用。” 朱儁自然也明白皇甫嵩的意思,缓缓点头,面带微笑:“义真的意思,你我兄弟,各凭本事招揽,子霄归去何处,全凭他自己做主,对否?” “没错。” 皇甫嵩肯定地点点头:“嵩正是此意,否则你我兄弟二人为争子霄而伤了和气,岂不让天下人笑话?” “嗯。” “有道理。” 朱儁捏着颌下一缕胡须,绽出一抹阴谋得逞的味道。 要知道,自己为了争取王昊,早已经在下功夫,此前的铺垫足矣,接下来必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皇甫嵩拿什么跟自己争? “既如此,你我兄弟,一言为定。” “嗯,一言为定!” “哈哈!” 朱儁仰天哈哈一声,信心满满:“义真,你输定了。” 皇甫嵩只是笑笑:“公伟兄别高兴得太早,文台固然与子霄交厚,但子霄素有主见,轻易不会受人影响,他此前没有答应,如今恐怕亦然。” 朱儁惊诧,他没想到自己的小动作,皇甫嵩居然全部知道,而且对方在合作期间,始终没有透露过分毫,足见此人城府极深。 但是...... 朱儁却丝毫不恼。 因为,他非常清楚,皇甫嵩是真正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