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孙策曝晒明志,拜师姚家;王昊官升一级,兵入冀州! (第2/3页)
/br> 正咬牙坚持,浑身颤抖,视野模糊的孙策,忽然听到吱呀一声响,条件反射般地强自直了直身子,虽然这个动作轻微到难以令人察觉,但却是真实存在的。 “娃娃,姚家家主出来了。” “是姚家家主啊!” “终于出来了!” “太感人了!” “呜呜—” “......” 听到四周围观者的声音,孙策终于缓过劲儿来,抬手揉了揉眼睛,当模糊的视线逐渐变得清晰时,一个仅有一面之缘,却又极其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面前: “姚......姚老,策......” “你别说话,先喝点水,吃点东西。” 姚会摆手打断孙策,给身旁孩子打个眼色。 姚谧立刻上前,扯开水囊上的木塞,拿出一根鸡腿递到孙策面前:“小兄弟,快点吃吧,否则你撑不住的。” “我......” 孙策嗅着鸡腿的香气,腹中咕噜噜直响,但终究还是一记响头,直接磕了下去:“姚老若不收某为徒,某宁肯饿死于此。” “这孩子!” 姚会长叹口气,终究还是点点头:“我答应了,收你为徒,先吃点东西,缓过劲儿再说,七日后,乃是黄道吉日,行过拜师礼后,再行传授你霸王枪法。” “多谢......多谢师傅。” 孙策把手一拱,喜极而泣。 但是...... 他尚未来得及饮水,眼前一黑,登时翻滚在地,当场昏厥。 姚会愣怔,急忙招呼:“快,把他抬回去,玄儿去请医匠过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孙策给我救回来。” 姚玄飞快点头:“喏。” ***** 与此同时。 在通往冀州广宗前线的官道上,一道火红色的溪流,正在迤逦慢行。 正当中那杆掐金边走金线的大纛旗下,王昊抬头望着随风飘扬的“别部司马·王”字,内心不由地闪过一抹悦色。 他脑海里浮现出了老朋友孙坚的样子,自己仅仅花了半年时间,便走完了他数年走的路,按照历史走向,此时的自己已经与孙坚平起平坐了。 甚至! 自己若是能在冀州立下战功,侥幸取得张梁、张宝的首级,再加上并州王氏的人脉关系,超越孙坚这头猛虎,完全不在话下。 然而...... 身旁的许褚却在此刻发出个不和谐的声音:“该死,皇甫将军是眼瞎了吗?居然让咱们负责接应押送粮草,这种事情交给地方守军岂不更好?” “是啊。” 一旁陈到同样愁眉苦脸,心中愤懑:“别人都已经直奔前线去了,咱们却还要接应押送粮草,真不知冀州刺史王芬是干嘛吃的。” “听说......” 主计赵俨声音略微拖长,轻声言道:“冀州刺史王芬筹措粮草不力,压根供不上前线大军食用,因此一直以来,朝廷皆会从河内转运一部分粮草。” “怎么?” 许褚浓眉骤拧,依旧疑惑不解:“从河内转运的粮草,难不成不归冀州刺史王芬转运?非得需要咱们这样的精锐接应护送?” “自然不是。” 不等赵俨回答,王昊便直接打断:“根据王使君传来的消息,冀州黄巾时常会劫掠粮草,以呼应配合黄巾作战。” “不论是卢中郎也好,还是董中郎也罢,全都深受其害,而冀州各地守军兵力严重不足,筹措、护送粮草又遭抵制,不得已之下,这才求助皇甫将军。” “啊?” 许褚眉棱一跳,一脸的不敢置信:“竟有此事?冀州黄巾好生嚣张!” 王昊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是啊,张角在冀州经营了十余年,深得民心,这冀州俨然成为了张角的冀州,而非朝廷的冀州。” “朝廷兵马虽是精锐,不仅训练有素,且装备精良,但想要在冀州占据上风,只怕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卢中郎能够将太平道逼入广宗,而后建筑高墙,徐徐图之,实乃英明之举,怎奈阉宦陷害,丢了官职,这才导致前功尽弃。” “至于董卓?” 言至于此,王昊轻叹摇头,苦笑了一下:“如此短的时间便败北,虽不足以证明其能力不足,但却足以证明,冀州黄巾难以对付。” 历史上的董卓也算是一员悍将,在凉州之乱中,有着卓越的表现,证明其战斗能力还是不错的,虽然在攻打冀州黄巾时败北,但主要原因只怕还是在黄巾身上。 “所以!” 王昊长出口气,再次强调道:“即便是接应护送粮草之事,我等也不可轻视,务必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免有意外发生。” “据我分析,冀州黄巾军中怕是专门有一伙人在负责此事,而且集中在魏郡邺城附近,咱们绝对不可掉以轻心。” “皇甫将军交代过了,从河内运送来的这批粮草,关系到未来一段时间内,大军的稳定,绝不容有失,否则一旦因粮草不足而哗变,军法论处。” 陈到、许褚恍然大悟,不住点头:“原来如此。” 听到王昊的分析,一旁程昱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终于明白缘何王昊可以屡战屡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