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皇甫嵩:子霄,希望你能理解我的良苦用心 (第3/3页)
神像全部出土,便可将豆芽挖出,回填土来掩盖痕迹。”
“哈哈!” 皇甫嵩仰天哈哈一声:“届时黄巾贼子便再无办法破解,也许要不了多久,冀州便可真正大定,大汉天下将再次恢复太平。” “子霄啊。” 皇甫嵩郑重言道:“此一战,你功不可没。” 王昊欠身拱手:“此乃末将应尽之责,将军谬赞,昊如何受得。” 皇甫嵩捏着颌下一缕胡须:“根据情报,巨鹿郡的张宝也受到了影响,麾下不少黄巾当了逃兵,回乡务农了。” “估摸着要不了多久,张宝便会踏张梁的后尘,主动出来与我军决战,或许再有一、两个月,咱们便可返回京畿,向陛下复命了。” 傅燮长出口气,面带微笑:“没想到,声势浩大的黄巾动乱,几乎波及了整个大汉,咱们仅仅用时半年,便要扫平了。” “是啊。” 又有阎忠跟着探了口气,轻声道:“如今将军的名号于天下传唱,可谓是凭一己之力,横扫了大半的黄巾。” “估摸着等我军鼎定冀州,返回雒阳,陛下一定会亲自接见,大肆封赏,将军必可更进一步,或许食邑能突破三千户。” 郭兴淡笑,捻须言道:“将军力挽狂澜,扶大夏于即倒,自然当有此殊荣。” 皇甫嵩眉目骤变,厉声喝止:“郭司马慎言,大夏安稳如泰山,何来即倒之说?” 郭兴赶忙拱手致歉:“末将言语有误,还望将军恕罪。” “罢了。” 皇甫嵩摆了摆手,长出口气:“好在帐中尽皆是自己人,若是被阉宦听到,不单单是你,便是本将军,亦会跟着遭殃。” “切记!” 言至于此,皇甫嵩目光扫过众人,叮嘱道:“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要慎言,阉宦女干诈如斯,无孔不入,不得不防。” 当最后四个字从口中吐出时,皇甫嵩的目光落在了王昊身上,似乎不仅是在告诫郭兴,更是在告诫王昊似的。 当然! 王昊清楚这是皇甫嵩的关切,而非警告。 因此,他颔首点头,简单应一声喏,表示会意。 积累了如此多的战功,已然为自己的晋升铺平了路,只要不犯错误,那么便是声势浩大的阉宦,亦不能阻挡。 对于王昊的简单回应,皇甫嵩非常满意,他暗松口气,招呼众人道:“如今,广宗之事已然大定,明日一早,我军便启程赶往曲阳。” “傅燮!” “在。” “还是由你负责引兵先行,探查清楚状况,先行安营扎寨。” “喏。” “王昊。” “在。” “你暂且留在广宗,负责与王使君接洽,将剩余工作做好交接,待事情解决完后,再行北上曲阳不迟。” “喏。” “既如此......” 皇甫嵩大手一挥,朗声言道:“诸将各自回营准备去吧。” 众将士齐声应命:“喏。” “子霄,你留一下。” 正当王昊准备躬身离开时,却被皇甫嵩摆手拦下。 王昊只能驻足,静候众将离帐,这才举步上前,拱手抱拳:“将军。” 皇甫嵩摆手示意其一旁落座:“子霄啊,本将军已将广宗战报,随同张角的首级,一同送往了雒阳,相信很快便会有回信。” 王昊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拱手道:“恭喜将军,贺喜将军。” 皇甫嵩淡笑,似乎对此不甚感冒:“战报中,对于你献计令神像出土的事情,本将军只是简单描述,没有太过详细。” “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陛下一定会对此很感兴趣,甚至会派人接你入京,这对于你而言,是一次不错的机会。” “啊?” 王昊顿时一愣:“这......这怎么可以,冀州战事......” 不等王昊把话说完,皇甫嵩便打断道:“一个小小的张宝,不用你出手,功劳不能全被你一个人抢走,也得给他们留点。” “我这样做,不单单是为了他们,更是为了你,你还年轻,锋芒毕露,锐气正盛,这固然是好事,但某些时候,的确要中庸些,适当收敛一点。” “怎么说呢?” 皇甫嵩似乎还有些顾忌,思索片刻:“我知道这样对你不公平,但不论如何,希望你能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