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五七章 嬴政:我孙儿说的竟然是真的? (第3/5页)
什么是冰息啊?”小赵旭不懂的问道。 “就是它口里吐出很冷的气。”嬴政想了想,描述道。 “好像是可以,反正和那龙待在一起很冷。” “不过它很聪明,都能够听得懂我的话。”小赵旭笑嘻嘻的道。 “我家玄小子,看来有很多秘密啊。” “这冰霜巨龙,倒是第一次听说,而且能够吐冰息,懂人言,这不是神兽又是什么。”嬴政心中暗暗想到。 对于自己儿子,嬴政是愈发好奇了。 好半天后。 嬴政回过神来,对着大殿外喊道:“来人。” 应声。 殿门打开,赵高恭敬一拜:“请大王吩咐。” “传王绾,尉缭,李斯,冯去疾入章台宫。”嬴政沉思一刻,威声道。 “诺。”赵高躬身一拜,立刻去传召了。 “赵都,hd。” “孤,也该去看一看了。” 嬴政喃喃自语着,脸上带着一种思绪。 …… 赵国,代地。 “王诏。” “秦军已攻破曲阳边境,大举攻我大赵,李牧立刻统边军回援都城,不得有误。” 代地大营内, 赵偃的王使手捧王诏,大声的宣读道。 闻声。 李牧,还有麾下代地的众将都是一脸的沉重。 边军镇守代地,事关重大。 一旦撤兵,境外匈奴极有可能会乘机犯境,烧杀抢掠。 “李牧将军,还不接诏?” 看到李牧没有动作,传诏的赵王使大声的催促道。 “王使。” “边军事关重大,一旦从边境离开,异族恐会犯境,骤时代地恐有全境沦陷异族之危。” “此事,可有回缓的余地?“李牧面带沉重的问道。 “代地安危哪里比得过都城安危,哪里比得过我大赵的存亡。” “王诏就是如此,大王命将军带所有边军驰援都城。” “难道李牧将军要违抗王命。”这个王使对着李牧冷冷说道。 “臣,领诏。” 万般无奈,李牧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接过了王诏。 “大王言明,李牧将军领王诏后立刻动兵,不可有半分延误。” “本使将会亲自监督李牧将军出兵。” “好了,本使给你一个时辰时间调度,一个时辰后,立刻启程。” 这个赵王使者对着李牧说了一句,便带着麾下护卫转身离开了营帐。 看着这传诏使者的背影,李牧的神情复杂,而代地的众将也都是一样。 “上将军,难道我们真的要全军驰援都城?可如果真的这样做了,代地将无镇守大军,异族匈奴必会犯境。” “我代地的百姓就危险了。” “是啊上将军。” “都城虽危,但代地上百万百姓也危险啊。” “而且相对于秦人,境外的匈奴才是真正的豺狼,让他们入了我代地,代地的百姓可就完了。” “将军,我们不能去都城啊,一旦去了,代地就有可能付之一炬…” 众多将领向着李牧说道。 代地边军,并非是赵国的嫡系,自从当初赵武灵王攻下了代地之后,与赵国本土相比,代地始终与赵有所隔阂,所以一直以来代地的将领都受到了赵国朝堂的排挤,哪怕是李牧官职上将军也不例外。 纵然他们真心效忠于赵,但也得不到赵真正公平的对待。 “王诏已接。” “事情已无回转的余地了。” 李牧叹了一口气,颇为无奈。 他又哪里不知一旦将边军开赴都城,后果是什么,但是他不能违背。 “上将军。” “难道我代地的乡亲父老都要放弃不成?” “朝堂摆明就是要用我代地百万百姓来作为赌注,我们如果离开了,代地的父老乡亲都会恨死我们。” “以后也没有资格再回代地了。” “我们代地儿郎为赵国抛头洒血这么多年,可到头来他们根本没有将我们代人当回事。” 几个将领不甘心的道,言语之中也充满了对赵国朝廷的怨愤。 “好了。” “传令下去。“ “动兵吧。” “王诏,不可逆。” 李牧深深叹了一口气,一脸的无奈和苦意。 纵然他被尊为上将军,但是面对王诏,他又如何能够拒绝。 与此同时。 在晋阳之地。 廉颇也遭受着如同李牧一样的局面,赵偃王诏临,命他拔营撤军,回援都城。 “好算计,好筹谋,好一个秦国。” “我大赵这一次,败了。” 廉颇老脸上露出了一抹苦意。 当接到王诏的这一刻。 他就知道他赵国危矣。 在他赵国的王如此失去分寸的召集大军回军增援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败了。 廉颇自然能够明白,这正是秦国的算计。 秦破曲阳,威慑赵都,赵王失分寸召军回援,这是赤裸裸的阳谋。 “上将军。” “这一次大王除了召我军归于都城驰援,更传召了边军。” “大王难道不知这会让我大赵陷入更加无法挽回的险地吗?” 几个赵将看着廉颇,神情同样苦涩。 “拔营,撤军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