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章 危急时刻,赵玄赶来  (第1/5页)
    第164章危急时刻,赵玄赶来    “大王有诏。”    “传燕国使臣入殿觐见。”    赵高对着大殿外高声喊道。    而大殿上。    满朝文武也纷纷向着大殿外看去。    这一次燕国纳贡可谓是引得天下皆知,浩浩荡荡,似乎也是为了向大秦示好,当然,暗地之中,这也是做样子给天下人看。    向天下人表明,我燕国都如此称臣纳贡,如果你秦国再对我燕国出兵,那就是冒大不韪,乃是不义之兵了。    不得不说。    燕王喜虽然没有太大的雄才大略,但是这一道却被他吃得死死的。    只要按照他的设想来。    秦国定然不敢贸然对他燕国动兵,出不义之兵,齐楚两国必会出兵相援。    可是。    燕王喜算来算去,只怕都算不到他有一个好儿子。    应声。    只见大殿外。    三个身影缓步走了出来。    除了为首的一人,另外两人手中捧着盒子。    入了殿,三人都低下头,直接以一幅臣服的姿态跪倒在了地上,这姿态俨然是一幅下国臣属的姿态。    外臣觐见,代表着其国,躬身行礼即可,但是此刻燕国来到的三人却将姿态放得极低。    朝堂上。    看着这燕国使臣的姿态,每一个大秦朝臣脸上都有着一种傲气。    这就是属于上邦大国的威势。    让这些弱国不得不惧怕。    “奉我燕国大王诏谕。”    “荆轲率使团入大秦纳贡。”    “请上王接纳我燕国纳贡之礼。”    荆轲卑微的抬起头,颤声的说道。    完全表现出了一幅对大国上邦的畏惧感。    “孤大秦攻赵时,你燕国可是出兵援赵了,如今纳贡是想得孤的原谅?”    嬴政淡淡一笑,对着荆轲说道。    “昔日我燕国出兵并非是为了与大秦为敌,而是为盟约所迫。”    “但我燕国虽然动兵,可是未曾与大秦军队兵戎相见。”    “还请上王原谅。”    “今日外臣奉我燕王诏谕,纳贡称臣,只要能得上王宽恕,我燕国愿意岁岁纳贡,甘为臣属。”荆轲表现的一脸卑微的道。    他这一幅完全臣服的态度。    朝堂上的群臣都是一脸傲气。    嬴政自然也是心底十分的舒畅。    燕国如此卑微,这代表着大秦国力的空前强盛,他日举兵灭燕,或许根本不用废什么力气。    “燕国纳贡几何?”    嬴政笑了笑,又问道。    “回上王。”    “奉我燕王诏谕,向大秦纳贡十万金,十万布,另外知大秦刚刚出征归来,粮草有所损耗,特意献上十万大军三月所需粮草。”    “这些纳贡如今都已经入了咸阳。”    荆轲无比恭敬的道。    听到这个纳贡。    “哈哈哈、”    嬴政放声大笑了起来,十分的快意。    燕国如此示弱,如此卑微,如何不让嬴政振奋。    “孤,接受你燕国的纳贡臣属。”    嬴政表情一正,对着荆轲道。    “外臣代表燕王感谢上王宽恕。”    “我燕国愿意岁岁纳贡。”    听到了嬴政的话,荆轲也表现出了一幅感激涕零的样子,又对着嬴政叩首一拜。    而在荆轲身后跪着的两人仍然低着头,似乎不敢说半句话。    “燕王的态度,孤很满意。”    嬴政满意的笑道。    “诸卿,孤接受燕国纳贡,可有异议?”    嬴政又看向了满朝文武道。    顿时间。    满朝文武都是带着一种傲然,齐声回道:“大王圣明。”    “启奏上王。”    “除了刚刚外臣所言纳贡之数。”    “燕王还特意命外臣献上了我燕国的两件至宝。”    荆轲又紧接着说道。    “哦。”    嬴政轻哦了一声,略带好奇之色:“是何至宝?”    “外臣斗胆站起。”    荆轲极为卑微的道,缓缓站了起来。    身后的两人也缓缓站了起来。    然后荆轲走到了身后左侧无名的身边,将他手中的盒子打开了,一个人头立刻呈现在了大殿内。    嬴政眉头一皱。    “多年前,大秦爆发暴乱,在上王雄才大略下,叛乱被镇压,所有叛臣都为上王诛杀,但唯独有一人逃出了秦境,那人正是樊於期,在多日前,燕王忽然发现了樊於期的踪迹,于是派人将樊於期诛杀,斩下其人头,特此献给上王。”荆轲表情沉静的说道。    “还不将樊於期人头献给上王。”    荆轲对着无名说道。    无名躬着身,低着头,双手捧着这个装着首级的人头,缓步向着大殿阶梯走去。    不过当他靠近阶梯的一刻。    赵高走下来拦住了他的去路。    “交给我吧。”    赵高冷声道。    “诺。”    无名恭敬应道,将手中的盒子对着赵高一递。    后者接过之后,转过身,呈放在了嬴政的面前。    满朝文武都睁大眼睛的看着嬴政。    樊於期。    朝堂上许多人或许都已经忘记了他的存在了,但是在曾经,他曾经参与了反叛大秦,之后兵败逃亡。    不过他的逃亡是孤身一人,他的全族都被诛杀。    嬴政伸出头一看,脸上也浮起了一抹冷笑:“果然是樊於期。”    “当初他侥幸逃生,逃离了我大秦疆土,如今终究还是死了。”    “燕王这一次纳贡,孤很欣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