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七九章 赵玄:这老家伙也想太多了  (第2/5页)
  不过。    哪怕姬延曾经作为天子,继位后,周国国力本就是衰弱无比,城邑不过是十几座,就算是有鬼谷子出山相助,也不能带来什么改变。    当初邀请,自然是被鬼谷子拒绝了。    “玥儿。”    “从今以后鬼谷子就住在府中了。”    “你让人去安排一下。”    赵玄转过头,对着周玥儿道。    “恩。”    周玥儿温柔的点了点头,立刻就交代身后的侍从去安排了。    “夫人。”    “还有两位,以后就多多唠叨了。”鬼谷子对着三人说道。    ……    翌日。    朝会启。    大殿上,百官齐聚。    “参见大王。”    “愿大王万年,大秦万年。”    朝会启,满朝皆是齐声一体的山呼之声。    峥嵘威势,大秦国威,也可在朝堂上展现。    王位上,嬴政带着淡淡的笑容,俯瞰着整个朝堂。    如今整个大秦帝国,一切都呈现欣欣向荣之势,天下之大,如今也只剩下了齐楚两国。    天下即将在他嬴政的手中完成一统,开创千秋万古之大业。    看着日益强盛的大秦,这些都足以让嬴政自豪。    “诸卿平身。”    嬴政一挥手,威声道。    “谢大王。”    朝堂群臣齐声应道。    群臣纷纷落座。    “有本奏,无本退朝。”    曹宁看着朝堂百官,大声喊道。    “启奏大王。”    “臣有本奏。”    赵玄手持朝笏,面朝嬴政道。    “秦武君说吧。”    嬴政点了点头,示意赵玄继续。    “燕国已定,臣下令骊山大营镇守燕地,以防余孽反扑,但以军掌政实为不妥,我大秦虽然收服了不少燕国的官吏,但还缺少掌政务大局者。”    “还请大王派遣能臣治理燕地,将燕地尽快掌控。”赵玄出声说道。    “秦武君所言极是。”    嬴政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了满朝文武:“燕地与赵地一样,乃是毗邻北境之地,需能臣治理,秦武君有何人举荐?”    说白了。    现在嬴政尽可能的将立功的机会交给自己儿子所举荐的人。    “启奏大王。”    “臣举荐韩非与李斯两位大人。”    “两位大人师出同门,皆大才,有他们两人前往燕地治理,必可在短期内就取得成效。”赵玄当即说道。    朝堂上。    对于赵玄再次举荐韩非,群臣没有太大的意外,可是听到他举荐李斯,却是出乎了许多人所料。    特别是王绾,姚贾,乃至于知道李斯与韩非恩怨的朝臣都为之不解。    “赵玄竟然会举荐李斯?”    “难不成,李斯与韩非的关系已经有所缓和了?如若不然,赵玄又怎会举荐?”    “朝堂上,赵玄本就是风头正甚,众多九卿大吏都与赵玄交好,原本李斯与赵玄有间隙,如今却也有所缓和了。”    “以后天下一统,朝堂之上只怕无人能够再与赵玄比拟了。”    听到赵玄的话,朝堂群臣都不由得暗暗惊道。    “赵玄,李斯。”    王绾眉头一皱,对于赵玄这忽然的举荐也是有些始料未及。    原本。    李斯在还在支持诸公子之中徘徊不定,因为秦王当日训斥之举,几乎奠定了长公子扶苏天然独厚的地位,这是罪有机会将李斯拉入长公子一脉的机会。    “不过。”    “大王最忌的就是臣子之间太过亲密,赵玄此举,这对于他可不是什么好事。”    “果然。”    “他还是太过年轻,不知大王之心。“    回过神来,王绾心底浮起了一抹冷笑。    臣子拉帮结派,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赵玄竟然举荐于我?”    李斯这个被举荐的人也惊到了,诧异的看向了赵玄。    “准秦武君举荐。”    嬴政笑了笑,当即应允。    同时。    看着赵玄的目光之中也带着一种欣慰之意。    “吾儿如今已经初具王道之心了。”嬴政心底笑道。    如果赵玄还只是单单的一个臣子,韩非与李斯之间隙或许他可以无需理会,因为韩非之故,赵玄也可乘势打压李斯。    但如若作为未来的太子储君,作为未来的秦王。    赵玄的心性自然就不能局限于此,于大秦,于朝堂,就要利用臣子的能力,王道驾驭。    李斯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如果将他闲置,将他打压至死,那于大秦而言,于赵玄也是一个损失。    此番让韩非与李斯一同前去燕地,也是给他们解开仇怨的机会。    韩非和李斯都是聪明人。    他们自然也能够明白赵玄举荐的深意。    当然。    韩非自然是真正的明白,他已经知道了自己主上的身份,大秦未来的太子储君,他自然也会欣然接受自己主上给予的这个台阶。    李斯只要不蠢,自然也不会得罪赵玄,更不会再想着与韩非为敌。    “韩非,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