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_202 谁赞成,谁反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02 谁赞成,谁反对? (第1/2页)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正文卷202谁赞成,谁反对?就见朱元璋听得点点头说道:

    说到这里,他想了下又道:

    朱标听了,便请示道:

    朱元璋一听,却是摇摇头说道: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之后,还是带着一点感慨说道:

    在去香山县之前,虽然张一凡确实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才华,可那毕竟只是出出主意而已,是好是坏,真不好说。

    可如今,香山县不管别人怎么诋毁,成就摆在那里,谁也无法否认。

    以后要是谁还敢说驸马年轻,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话,那就真是瞎眼了。

    此时,至于张一凡提出驿站费用的问题,暂时只能搁置,朱元璋准备等到香山县三年之期到了之后,讨论出合适的措施,到时候一起实施。

    洪武十一年,基本上就这么过去了。

    过年的时候,张一凡收到了朱棣的信,说他得了个儿子。

    对此,朱镜静便带着期待对张一凡说道:

    张一凡一听,当即哈哈大笑道:

    朱镜静一听,连忙惊喜地问道:

    张一凡听了,微笑着说道:

    过了年,两个人都是十九了。就算是在后世,也是可以结婚生子的年龄,张一凡自然就没有顾虑了。

    事实上,前七后八并不绝对,还是有几率怀孕的,张一凡要这么做,也是尽人事而已,结果还真没怀孕。

    朱镜静听了大喜,连忙说道:

    洪武十一年,一如原本的历史上,又多了一个驸马,也就是梅殷,娶了宁国公主,这可是马皇后的亲女儿,朱元璋第二个女儿。

    不得不说,朱元璋还是很看重梅殷的。

    从此以后,驸马都尉就不只是张一凡一个人了,他有伴了。

    此时,张一凡从朱镜静的话中,多少听出一点埋怨之意,便笑着说道:

    虽然他已经是想着办法给自己减负,但是,毕竟是香山县一把手,且所有的事情,基本上都离不开他的指点,以至于他这几年来真得是非常忙碌。

    朱镜静听了,不由得脸红了下,然后还是点点头说道:

    虽然这里是好,自由自在的。但是,比如这过年的,就有些想京师的亲人。

    张一凡虽然是孤儿,但是他也是把柳家村当家的。一起带来的大牛、二牛,一个被他打发在水泥厂负责

    ,一个在盐田负责,如今也是老大不小了,都是想着回去结婚生子了。

    这个年一过,洪武十二年便到来了。张一凡借口要完成皇帝的旨意,理直气壮地开始把县令的公务交给方孝儒去做了。

    比如,每天看那些公文,签字等等,都让方孝儒去做了,还有巡视各坊都,各行业等等。这么一来,张一凡就轻松多了。

    ………………

    香山县码头,人潮汹涌中,有一群人从船上下来,大概二十来人,一看就不同一般。

    就见这些人中,有十五六个都是壮汉,一看就是能打的那种。另外有五六个,看气质就是走江湖的那种。不过为首那人,倒是有些气度。总之,看着就不是商人,更不是来打工的。

    本来的话,这里都有一群马车夫在抢活的。可看到这批人下船,硬是没一个人敢第一时间上去招揽生意。

    还是这些人把那群车夫招了过去,然后就说要住香山县最好的客栈。

    等到了客栈之后,服侍他们的伙计被拦住,其中一人说道:

    伙计有些怕,连忙毕恭毕敬地伺候。

    于是,就听到这为首的李爷开始问话了。

    这人问了一堆问题,无不是和赌场以及风月场所有关的。

    伙计算是看出来了,不是猛龙不过江,这群外地人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香山县这么多人口,青楼是免不了有的,赌场也有。

    在了解到具体的情况之后,有点贼眉鼠眼的那个跟班,在伙计走了之后,便对那李爷说道:

    李爷一听,回想着当初和这个驸马打交道的往事,有点无奈,回答道:

    这个李爷不是别人,就是李善长亲弟弟李存义府上的管事李来福。

    捞偏门的买卖,特别是这赌场和风月场,那都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李善长也不是个心慈手软的善人,对于能赚多钱的买卖,没道理不插手。

    他在香山县的时候,看到如此之多的人口,还是新兴之地,并且一个个都是有钱,他就敏锐地感觉到,赌场和青楼绝对会是非常赚钱的行当。

    但是,他好歹是大明开国第一功臣,也是要点脸面的,这种与赌和青楼有关的活,他自己不好出面,就由他二弟这边,派了人出来捞钱。

    此时,李来福的手下,有些无语地说道:

    李来福听了,有点烦躁地说道: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

    李来福是话事人,他都这么说了,底下人就算不习惯也只能听着了。

    随后几天,他们便开始踩地盘,然后瞄准了几家赌场和青楼,强势介入。

    他们不敢去碰驸马,可不代表他们会规规矩矩地对别人。

    仗势欺人,那是必备技能,也是暴利的主要凭借点。

    洪武十二年的上半年,类似这种猛龙过江,特别是来自京师的,突然就多了起来,也不止是涉及青楼和赌场,还包括其他赚钱的买卖,都有插足。

    以前是香山县离得太远,也不知道香山县能有多少钱可赚。

    但是,这都过去两年多了,香山县的名气,已经在全国传开。特别是去年那么多京官过来了一趟,更是把香山县的繁华给传了开来,这就犹如苍蝇闻到了有缝的鸡蛋,立刻蜂拥而来。

    可以遇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猛龙过江只会越来越多,都来香山县抢食。

    如果说,张一凡在去年的一次严打,对象其实还只是地方上的流氓恶霸,那这一次,就是有各种达官贵人为后台了。

    要是在别的地方,面对这样一群过江龙,普通背景的人,也只能是认栽了。再怎么样,也斗不过这些过江龙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