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结果 (第2/2页)
求到了龚大海头上。龚大海根本看不上重庆卫消耗的那点盐,现在在谈判场上把这事带了过去,直接把那几个小盐商给卖了。 说来朝廷在川地的盐政十分混乱,明明重庆卫和涪陵都产盐,但两地产出的盐都供应了成都和贵州等地,而本地的人吃的是从自贡运过来的盐,那些小盐商就靠这个过活。 陈华清控制重庆卫后,直接禁止了从外地运盐,人们要买盐直接买重庆卫产的,至于涪陵,让柴家拿去卖。至于为何这样做,陈华清最一开始是为了防止重庆卫三地的粮食流失,毕竟在庄稼汉手中能拿出去换钱的只有粮食,陈华清在重庆卫内部直接让他们拿粮食换盐。 小问题解决完后,剩下的就都是硬骨头了。陈华清和龚大海两人在卫所军和盐丁问题上依旧不退一步,这是两人的根本,谁退了谁以后就要被压一头。 第四次谈判仍旧无疾而终,这次卫延良发飙了,就按现在这样再谈下去就要散场了,卫延良好歹也是一个有身份的人,这次谈判他虽然是属于龚大海一方,但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公证人,如果场子散了,卫延良的面子往哪搁。 “下次,无论怎样,都得谈出个结果来。我把话撂这儿了,你们看着办吧!” 第四次的谈判结束后,陈华清和龚大海没急着来第五次,而是表示都要想两天。 趁此机会,陈华清和马钧联络联络感情。饭桌上,马钧很好奇陈华清的淡然,便问道:“老陈,你咋一点都不急?” 陈华清喝了口酒,笑道:“这种事急不来,你看着吧,龚大海要比我更急。” 马钧见陈华清胸有成竹的样子,便不再说什么了,聊起了其他话题。 第二天,刚一起床龚大海就被一个坏消息给弄懵了,有一批从陕西要运往成都的青盐被人劫了,运盐的盐丁全部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龚大海第一个想到劫货的人就是陈华清,可陈华清人在武陵,手底下那看起来能打的两百人也在。这时代卫所破败,龚大海不认为陈华清手底下除了那两百人外还有精锐,更何况被劫的地点在成都附近,就现在卫所的那副德行,没有主将和核心部队在拉出那么远的地方人早跑散了。 不过龚大海还是不放心,又去找了卫延良。卫延良也不认为是陈华清干的,要是陈华清把这么多力量放在武陵,手底下还有其他不弱的力量能做到在成都附近截杀运盐队,那陈华清还跟龚大海谈个什么,直接打****算了。 不管龚大海怎么猜,这次他损失不小,运盐队的损失加上陷在涪陵的两百人,龚大海手头的力量大减,不能再和陈华清扯皮了,得尽快谈妥,把被陈华清俘虏的盐丁要回来。盐丁可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干,必须得是龚大海知根知底的才行。 第五次谈判如约进行,这次龚大海气势弱了许多,上来不久后便答应给陈华清士兵的抚恤金和医疗费,但作为交换,希望陈华清能把还活着的盐丁交还回来。 陈华清一开始定的是每个人一百两的价格,但现在要想让谈判持续下去,陈华清得做出让步了,每个人降到八十两银子。 龚大海给陈华清抚恤金和医疗费已经付出了近万两银子,不想再交钱赎人了,便使眼色给卫延良,希望卫延良能站出来说说。 卫延良也希望谈判能顺利进行下去,便站出来道:“龚老板这边,我觉得用八十两银子赎回盐丁还是可以的。” 龚大海一听这话有些吃惊,不过马上就听到卫延良继续说道:“陈千户,龚老板刚刚在成都附近被人劫走了一批青盐,损失了一支运盐队。陈千户,我觉得,既然龚老板表达了他的友谊,你是否应该也表达一下你的友谊,比如说出兵帮龚老板追回这批货,并抓住行凶之人。” 陈华清略微沉吟了一会,便回道:“好,我答应卫公子。” 龚大海也在一旁点点头,花钱让陈华清出兵帮他追回东西,他不吃亏。既能消耗陈华清的力量,还能证明是不是陈华清劫的货。 谈判终于圆满结束,散场后,卫延良单独和陈华清见了个面。对于整个蜀王府,陈华清只是个蚂蚁般的存在,但对于卫延良自己而言,陈华清可以算是自己在重庆很好的一个外援。 在确定了陈华清不与蜀王府作对的立场后,卫延良也表达了自己的友谊,向陈华清预订了重庆蜀王府邸所需的半年用盐,同时提供给陈华清一批他紧缺的铁料,这些铁料打造武器不好使但能直接用来打造农具,并且卫延良表示以后两家合作的机会还有很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