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章 大明之幸也 (第1/2页)
“臣拜见陛下!皇后殿下!” 单安仁与二人行了礼。 “免礼!”朱元璋兴致很高。 “见过太子殿下、四皇子!” 而单安仁又看到了徐达。 “魏国公回来了?” 徐达立即回礼道:“是!刚从北平回来!” “一路幸苦了!” “单安仁,你有什么事?”朱元璋问。 “陛下,关于应天府中修缮城墙与水泥路一事,工部在昨天施工之后,得到了百姓们的支持,现在已经有数千名百姓主动请求加入修缮的队伍之中来!此乃大明之幸也!” 他这么说道。 朱元璋有些不了解:“喔?你说什么?” 徐达更是震惊到不行。 “百姓们见识到了水泥之强大,而又是利于民生之事,因此,他们主动加入,还不要工钱!人数还在不断上升之中,所以臣现在入宫与您说!是否继续接纳这些百姓加入?” “加,怎么不加?但是对于这些主动请示加入的百姓们,朕要给他们立上功德牌!”朱元璋这么说道。 他可真会想哪,这样子,一文钱也不用花,还能让百姓们感觉到荣誉感爆棚。 真是打了一手好牌。 但是怎么说呢,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百姓眼睛没有瞎,他们知道如何选择。 早点建好,早点享受到便利,何乐而不为? “还有后勤上面也要保证,点心与水,必不要少!”马皇后跟着说。 她以前经常跟着朱元璋出去打仗,对于后勤这块十分看重。 你做得好了,才不会寒了大家的心啊。 才会让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即便是一杯水,还是一点吃的,都会让百姓们感恩不已。 “对对对,皇后说得没有错,单安仁你去找户部申请一下!让他拨下银两供工部使用!就说是朕的意思。”朱元璋又说。 这么一来,成本将会下降到最低的水平。 所有成本之中,人工成本占了很大一头。 “是,陛下!臣知道了。现在就去!”单安仁立即说道。 单安仁说完之后直接退出了皇宫。 徐达这时问:“这水泥竟然能够引起如何巨大的反响?” 他想不通,也弄不明白。 一个小小水泥,竟然在民间有这种巨大的反响。 他到了这个年纪了,竟然也没有见识过。 朱标更是如此。他满脸疑惑。 “这些百姓是怎么想的?” 朱元璋笑了笑。 “你们不知道了吧?这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要一心为百姓,那么百姓会反过来帮助你!关键的点不完全在于水泥之上,而在于朝廷的态度。” “水泥虽然重要!如果不是雄英那孩子,工部能建这些?国库款项都不够了,怎么可能还去造路修墙?”马皇后十分不客气的说。 朱元璋干笑两声。 “是是是,皇后说得对!那孩子真是帮了朕一个大忙。” “如此说来,皇太孙的功劳极大!”徐达又说。 “何止是大……” 朱元璋还想说些什么的时候,似乎又想到了什么。 “对了,朕还欠他一个赏赐!” 徐达:…… 朱标:…… 显然,他们不明白,怎么赏赐还有欠的? “你们随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