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道不死_第一六九章 逆流追踪,轻轻松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六九章 逆流追踪,轻轻松松 (第3/6页)

“风声鹤唳大师600/8000”

    初六。

    风声鹤唳完成大师积累,晋入宗师,“宗师1600/16000”

    初十,凌晨。

    因为高强度修炼,心力消耗过度,孟周回静室小憩了两个小时,配合百窍雷音之法,状态得到了完全的恢复。

    不过,就在他走出静室之时。

    一道被拦在静室之外的飞识术法力团便落在了他手中。

    【???】

    这是阚越发来的传讯,里面没有任何具体内容,只有一种疑问的情绪。

    落在他人手中,不明所以。

    但孟周却是秒懂,这是阚越代潘会长询问自己之前允诺之事的进展呢。

    也是一种无声的催促。

    对此,孟周非常理解,甚至,潘会长能够憋到今天才隐晦的提醒一下,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他现在受到的压力一定非常大吧。”

    孟周心中如此想,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快了快了,争取今日就搞定此事。”

    今天已经是十二月初十,这也是他自己定的最后期限。

    不然,要是今天还没个结果,他自己都会很难办。

    孟周早就打定主意,即便没能将风声鹤唳这门技能修炼到圆满,他也要在今天将此事结束。

    “不过……还好。”

    孟周看了看风声鹤唳这门技能的当下状态,心中如此想。

    “风声鹤唳宗师15100/16000”

    大约又修炼了四个小时,孟周完成了宗师层次的积累,风声鹤唳成功晋入圆满。

    随着这项技能圆满,源源不断的新认知和新感悟涌入孟周心头。

    孟周感觉,此刻的自己化身成了一只奇特的生物。

    在他的身周,长出了一层蓬松柔顺的无形长毛。

    这些无形长毛,都是他知觉的延伸。

    它们如同海中的水草,崖上的蓑衣草,它们能够敏锐的感觉到平静表象下洋流的变化,任何一点细微风过,都会在它们身上留下痕迹。

    一旦洋流忽然汹涌,狂风烈烈,它们就会瞬间将外间的恶劣天候反馈到他心中。

    孟周将注意力专注于这些知觉长须之上,感受着它们细微的律动。

    当他将注意力集中在其中表现较明显的一丝律动,他仿佛隐约听到了几个练气修士正在谈及有关自己的话题。

    孟周立刻知道这些练气修士的身份,他们都是杨冲招来的下属,为自己灌溉劳作,就住在前院之中。

    双方的直线距离,相距不超过两百米。

    所以,当他们的谈话中明显涉及自己之时,这些“知觉长须”就如同被一股轻风吹过。

    而后,孟周又在另一处知觉长须上,感受到了些许焦虑的情绪。

    更加细微,更加模糊。

    结合这些日子的种种情报,孟周知道,这大概率是潘会长在数十里外的三川会总部念叨自己。

    只不过,因为距离太远,再加上他的这种念叨对自己的生命安全并无妨碍,所以表现很细微。

    不过,能跨越这么远的距离,将“彼”“此”两端关联上,也可以说是非常神奇了。

    通过不断的摸索,孟周渐渐总结出了这种能力的特点。

    随着风声鹤唳这门技能修至圆满,孟周收获的感悟和经验,已经让他超越了这种技能本身。

    他看到的,是这一类技能。

    它们或许名目不同,修炼方法也有差异,但其所指向的“真实”,却是同一源头。

    “要说本质原理,应该是事物的普遍联系吧。”

    “这个时候,要是有人对我表现出明显敌意,且实力极强,对我产生了威胁。

    当他动心起念的那一刻,就像是忽然朝我掀起了一股巨浪狂风。”

    “相比于至诚前知,优缺点都很明显。

    至诚前知是提前预知,可以有更充裕的应对,范围也更宽泛。

    这种技能则是‘即时型’的,只有当对方给出反应,我这边才能收到反应。

    就像是必须对方先打出一拳,我这边才能有所感受。

    而至诚前知却能在对方出拳之前,就能大约判断出我会挨上一拳。

    不过,也正是这样的原因,至诚前知的回馈更加混沌模糊,而风声鹤唳这种技能的反馈则更加准确。

    也算是各有优劣了。”

    在对这种技能的原理有了如此深刻的洞见之后,孟周对其缺点也已一清二楚。

    “双方的实力差,距离的远近,敌意的强弱,都能对这感应带来影响。”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这类技能,都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

    “这类技能,无论外壳如何变化,其核心,都有一个极简的模型。

    在这个模型里,必须有两个存在,一方是‘我’,一方是‘他’。

    只有当‘他’的念头锁定‘我’的时候,‘我’才会如猫炸毛一般给出激烈的反应。”

    在这里,有两个关键,一是“他”,一是“念头锁定”。

    而每一个关键,都可以成为破解的钥匙。

    比如“他”。

    既然必须有“他”才能引发反应,那要是没有“他”呢?

    比如头顶有一块从天而降的陨石,脚下有一座即将喷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