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道不死_第二零二章 青玄底蕴,势利青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零二章 青玄底蕴,势利青鸟 (第2/4页)

他们这群新晋结丹,在自家地盘上可能个个都是称尊道祖的气派。

    可到了青玄宗,还是主动将这些臭毛病收起来最好,不然,也只是自取其辱而已。

    孟周领着姚古、涂柏耀等四人进入洞府后,对他们道:

    “你们自去寻一个合适的住处吧,我先将阵法调整了一下。”

    既然青玄宗已经给予了授权,他也不会放着不用。

    孟周先是查看了一下洞府阵法的整体状况,确认没有什么后门之后,又在一些地方做了小幅度的调整,也就仅此而已。

    并没有做太大的改动,也没有展示出太强的阵道造诣。

    在此期间,陆续有潘会长、曹烈、宋阳、以及其他结丹修士发来传讯,大家约好了之后几日的计划。

    今天初来乍到,都决定好好休整一番,适应一下。

    从明天开始,大家便约好了结伴同游。

    既然景云已经将意思说得如此明白,大家对青玄宗确实有许多好奇,能够趁此机会做些深入的了解,大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不过,景云虽然说了,所有人都可以自由活动,但经过商议之后,大家却一致决定,不分散队伍,一起行动。

    孟周对此,也没有提出什么不同意见,也没有说“你们去吧,我修炼就行”。

    不想显得太扎眼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本人对青玄宗的一些情况同样也是很好奇的。

    而且,青玄宗不仅仅是青玄宗,同样也是一面镜子,可以借之对丹器宗、驭灵宗、金鼎宗、合欢宗这四个有个大略的认识。

    在将洞府做了一番简单的调整之后,孟周唤来姚古,给了他自由出入的权限,便回到了静室之中,继续“无界剑域”的修炼。

    若是其他技能的修炼,孟周或许还会收敛一点。

    但“无界剑域”有个特点,在不针对特定对象施展之时,完全可以看做一个“颅内活动”。

    除了他本人知道是怎么回事,从外界根本看不出任何异常。

    既如此,将这闲暇时间用来修炼“无界剑域”,也就没什么好顾忌的。

    ……

    次日。清晨。

    孟周带着姚古涂柏耀四人出了洞府,与潘会长、曹烈、宋阳等人汇合上。

    加上随行人员,浩浩荡荡近百人。

    而这还不是这一行人的全部,还另有四十多位青玄宗内门弟子组成的向导团陪伴左右。

    浩浩荡荡百余人的队伍就在这群向导团的带领下,从他们住处开始,慢慢观览了起来。

    在孟周身边,就有一位筑基中期的向导陪同。

    而姚古、涂柏耀等四人身边,也跟着一位筑基初期修为的向导。

    潘会长、曹烈、宋阳等人身边,也都是类似的安排。

    这些都是昨日商量好以后,在孟周修炼期间,由擅长处理这类事情的宋阳等人提前便协调沟通好的。

    大家看似走得不是太快,但在熟悉青玄宗情况的内门向导们的带领下,从清晨出发到傍晚返回,却也观览了许多地方。

    回来之时,所有人脸上都挂满了赞叹和震撼。

    一位结丹修士感慨道:“难怪青玄宗拿得出这么多筑基丹,三阶灵物的拍卖也从来没有中断过。”

    今天,众人看了十几座“药山”。

    都说三川塬最适宜大规模灵田经营,在看了这些“药山”之后,大家就知道,这话说得太满、也太绝对了。

    山脚处、山腰处那些二阶灵植就不说了。

    花草、树木、藤蔓、灌木、喜阴、喜阳、喜旱、喜湿……粗看去杂乱无章,实则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态。

    另还有不少灵虫灵兽生息其间。

    看上去仿佛寻常,可这些山里随便的一根草,拿到青玄宗外面去,都能值不少灵石。

    那些位于山顶处的三阶灵植,也全都是郁郁葱葱,基本都有数十年的生长年份,其中一小部分处于半成熟状态,而绝大部分都是完全成熟的状态。

    一群“土包子”看到这些时,一个个眼睛都绿了。

    有一位结丹修士问出了大家的困惑:

    “我看这里有很多灵植都已经完全成熟,有的灵果灵花甚至已经过了最好的采摘期,你们怎么不安排人将其收割,然后补栽新种?”

    按照大家经营三川塬的理念,灵植一旦成熟,多在灵田里长一天都是浪费,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可耻行为。

    灵植一旦成熟,必须立刻进行收割,然后翻耕,种下新的灵种,让灵田赶快进入下一次循环,这才是对灵田最高效的利用方式。

    如青玄宗这种,看着灵果在山里烂掉,灵花灵草过了最好的时节也不管不问,任由它们枯萎在泥土里,简直无法理解。

    面对这样的疑惑,那些内门向导的回答是——

    “这是为了养气。”

    而后,也给出了更具体的解释。

    按照他们的说法,灵脉藏纳灵气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养”的方式慢慢提升的。

    这对青林峰的好处,虽是缓慢的,却也是全方位的。

    对方还举了个很简单的例子。

    “我知道三川塬的种田方式,不仅需要经常施雨灌溉,还要安排许多灵植师照看。

    但在这些药山里,这些基本都是不必要的。

    既不需要特意去施法降雨,也不需要安排灵植师进行看顾,它们自己就能解决这一切。”

    正说着,便见一座“药山”从山脚处开始,有云雾升腾而起,一路向上,汇聚在山顶。

    然后,蕴含浓郁灵气的雨水就从天空降落到“药山”上,并顺着山势一路向下,满山灵植都沐浴其中,生机无限。

    “……”

    潘会长、姚古等人看得很不是滋味。

    而对方最后又补了一刀:

    “而且,我们也不缺这点东西,实在有需要,进山里采点就是,实在没必要弄太多。”

    “……”

    ……

    又一日,众人在内门向导的带领下继续涨见识。

    其中,最让孟周印象深刻的是五座环形相接的山峰,被称为“小五峰”。

    每一座山上,都种植着一类特性鲜明的灵植。

    它们分别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