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七、善意谎言 (第3/3页)
“谢伯父做的对。
“况且这也是赵小娘子那位二师姐的嘱托叮咛,云梦剑泽与赵小娘子的事情,不允许我们在欧阳良翰面前提一个字。这位二女君挺厉害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再加一手先礼后兵,我们暂时打不过她们,不遵循还能怎样,告诉欧阳良翰,反而害了他。” “你这歪理……”谢令姜起身。 谢旬叹息道:“好了,婠婠,别吵了。” 离闲也赶忙起身,拉住离裹儿袖子,苦笑道:“贤侄女息怒,裹儿性子直,欸。” 谢令姜摇头:“她可不直,弯弯绕绕多得很呢。” 离裹儿微笑说:“那直来直去,也没见谢jiejie拿下某人,成桩好事啊。” “你瞎扯什么,你……”谢令姜涨红俏脸,拍案而起。 “好了好了,裹儿,你少说两句行不行?” 离闲与谢旬赶忙上前,劝住了二女。 韦眉站在一旁,不动声色的瞟了眼气羞红面的谢家女郎,又瞅了瞅轻描淡写似不在意的自家闺女。 这位长裙妇人脸色若有所思。 “其实……我也觉得谢伯父做法挺对。” 离大郎适时的插了句话。 众人顿时安静下来,一道道视线看去,包括离闲夫妇。 他们对视了一眼,眼神颇为意外。 平常倒是很少见自家大郎发表意见,一向习惯闷头不语的。 “这确实是对良翰好,也是对天下百姓好。” 离大郎语气认真: “以良翰之才华,应当去往更广阔的天地,去造福更多的百姓,因为这全天下,不止一座龙城,可是却缺了许多的良翰。” “可大郎,你以前不是不喜欢咱们牵扯到人家……” 离大郎转头,朝表情诧异的离闲夫妇笑了下,说: “此前是怕咱们家连累良翰前程,现在,若是良翰当初在这里的分析没错,真有那么一点希望的话,像阿妹说的,咱们家自然不能错过良翰。” 离闲等人脸色欣慰,谢旬不禁转头看向离大郎,似是有些意想不到。 若是真如徒儿良翰那日“隆中对”所言,那么作为离闲无可争议的长子,这位尊师重道、宽厚良善的离大郎,以后可能就是皇长孙了…… 这时,离闲的话将谢旬拉回了现实: “谢兄,你们这一次午膳,良翰贤侄怎么说?他是何意思?” 谢旬沉吟道:“良翰说,龙城事忙,他刚病愈,要处理几日,暂时没空想其他的。” 不久前师徒二人在葡萄架下午膳,全程都没有提起上回的辞官之事,但又是全程围绕此事。 其实谢旬想知道的事很简单,他的这位得意门生,是否还有仕途之心。 若是没有,那么后面谢旬引荐废帝离闲一家的事,便无从谈起。 所幸这餐午膳,得到的答案,倒也不坏。 谢旬摸了摸胡须。 “没直接拒绝就行。”离闲长松一口气,叹息: “此前还担心良翰贤侄会继续辞官,毕竟之前,在咱们眼皮子底下,差点辞官归隐,幸亏贤侄女把他追了回来。 “眼下,只要不是辞官就好,继续当龙城令,那应该就是还有入仕之心。” 说到这里,离闲夫妇不禁转头,狠狠瞪了一眼独自喝茶的离裹儿,似是在责怪她上次的知情不报。 离裹儿微敛眼皮,抿茶不语。 富贵员外打扮的废帝离闲走到窗边,叹息一声: “话说,到底何物,才能打动这位良翰贤侄啊。” 书房内的气氛沉默了会儿。 离裹儿起身,一袭齐胸襦裙,走去书架前,抽出一本书,边打开细瞧,边清脆分析: “不管如何,关于赵小娘子的事情,大伙注意些,别漏了口风,云梦剑泽咱们暂时惹不起,欧阳良翰也是,知道太多反而徒增忧愁,于他于我们都是无益。” 除了谢令姜,离闲等人缓缓颔首。 离裹儿率先离开书房,还顺走了谢令姜的一本书,后者此刻没空追究。 离闲夫妇与离大郎见状也告辞,相续离开。 漪兰轩书房内,只剩下谢旬、谢令姜父女。 气氛寂静了会儿。 谢令姜立马转头,打破沉默: “即使无奈答应了二女君……可阿父以前不是这样的。” 谢旬抚须片刻,忽道:“为父希望良翰能继承衣钵。” “所以阿父也和离伯父他们一样?” 谢旬不置可否。 她偏过头去,置气说: “可大师兄有权知道,我懂大师兄,做事稳重,不会冲动……” “不。”谢旬忽然道:“这方面,为父比你更懂他,他…会。” 谢令姜转头。 父女对视。 屋内安静。 漪兰轩外。 离开书房的离闲一家人,走在长廊上。 “阿兄最适合去。” 走在最前面的梅花妆小女郎忽然开口,朝愣神的离大郎道: “阿妹我只适合与聪明人讲利弊,不懂如何讲感情,阿父阿母年纪太大了,阿兄正合适,而且本就是好友。” 没等离大郎回应,韦眉似笑非笑,瞅了眼昂首的离裹儿说: “不懂讲感情?依娘亲看可不一定,说不定比大郎还要合适哩。” “……??” 离裹儿转头瞪了一眼挪笑的阿母,冷哼一声,甩袖离开。 留下离闲与离大郎面面相觑。 抱歉久等了,好兄弟们,这章多码了千字,晚安大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