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状元人选(求订阅) (第2/2页)
“可是陛下,兵法云: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现在安邦彦摆明了就是在调兵遣将,如果时间一长,怕到时候朱燮元不好对付。” 这个问题朱由校自然考虑到了,只是事情哪有什么尽善尽美,明朝家底再厚实,也扛不住三线作战,所以在对水西安氏动手这块,不在朱由校的考虑范围之内。 并且他也知道历史上对付安邦彦可是耗了数十载,哪怕现在出兵也不像之前偷袭永宁一般轻而易举。所以他也做好了打上一两年的准备。 “不急,安邦彦可以准备,朝廷自然也会准备,且不是五省调兵入驻贵州,就等剿灭徐鸿儒以后,京营还会继续南下进军贵州,也会参与剿灭水西安家。 贵州多山,水西安氏凭借地理完全可以据山而守。但只要等京营一到,利用克虏炮开路,安邦彦地利的优势定会荡然无存,到时候剿灭他也会容易的多。” 听到皇帝这般坚持,张维贤也略微被服,躬身俯首表示同意。 “陛下,考官们已在文华殿等待了。” 这时何宁走了进来,向朱由校躬身禀报起来。经过一的批改,殿试卷子的批阅已经结束了。现下就要请皇帝前往东阁,确定一甲三人的名单。 “朕知道了,现在就过去。” 朱由校闻言摆摆手表示知道了,随后对张维贤道: “就这么办吧,辽东的奏报你紧盯着,一旦来了定要告知朕。” “请陛下放下,一旦有消息臣定会来报。” 朱由校听完就放心了,随后也不管张维贤,跟随何宁出了冬暖阁,坐上早已准备好的龙撵就朝东阁而去。
“陛下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不必多礼。” 朱由校一进文华殿就看到了刘一燝等人早已等候在此,他们面前还有一个长长的案牍,案上是一摞摞卷子,案牍的最前方放着一个册子还有三份卷子。 “开始吧。” 刘一燝等人互望了一眼,随后礼部右侍郎温体仁出列,他走到案牍的前方,拿起最前面三份卷子中的一份开始读了起来。 “臣对: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 洋洋洒洒三千字的文章被温体仁读的声情并茂。等读完以后众人又看了看朱由校的表情。 见皇帝摆摆手后,温体仁随即就把这一份卷子递给何宁,让其放在皇帝面前的御案上,自己又拿起第二份卷子开始读起来。 按照规矩考官要把他们认为最好的三份卷子都要一一给皇帝读,如果皇帝不满意则要继续读,读到皇帝满意为止。不过朱由校也没有为难他们,只是让温体仁读了五份就让他不用读了。 “考官退!” 下面就该是朱由校确定状元的时间了,刘一燝等考官随即退场,等待朱由校自己决定。 这时朱由校才饶有兴趣的打开试卷,不过他看的不是内容而是名字。打开卷子发现,刘一燝等人推举的状元前三名分别是文震孟、李元鼎、卢象升。 前面两人朱由校不是很熟悉,不过按照惯例殿试的前三名一般会从会试的前十名中选出,想来都是有一些真材实料的。 但相比前两个人来,朱由校更喜欢卢象升,加上之前还见过他,对他印象还是不错的。 于是他犹豫片刻,把卢象升的卷子放到第一,于是变成了卢象升、文震孟、李元鼎,由此恩科会试的前三甲终于产生了。 至于二甲跟三甲,朱由校到是没有兴趣再看了,因为都大差不差,反正都是进士,名次不同只能决定当官的起点,并不能决定终点,以后朱由校想用谁,还是各凭本事的。 “好了,就这样吧,让考官进殿来吧。” “考官进殿!” 殿门外的考官们没想到皇帝这么快就决定了。 “尔等辛苦了,快填好黄榜,不要让士子们等了。” 朱由校完就让何宁把名单交给考官,刘一燝等人拿来一看,就见皇帝只把原本是榜眼的卢象升提到了状元位置上,其他都没有动,心中大定,当即领命而去。 “谢陛下,臣等领命。” 随后刘一燝就赶赴东阁填黄榜而去,黄榜授给礼部尚书,准备公示与众,其他就等明的传胪大典了。 求订阅,求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