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徐鸿儒的警觉 (第2/2页)
br> 徐鸿儒一手捻着佛珠的同时,断然拒绝了他们的想法,觉得很不靠谱。 再此人他上次也见到过,北直隶真定府人,原本以木匠为生。 只是后面加入横行于真定府的棒棰会,成为了棒槌会教主周印的徒孙,原本地位也不高,加之他平日里有些敢作敢为,为人慷慨豪爽,故而得到周印等教主的信任和同教的推服。 上次于弘志就被胜智推荐到他的面前,直言可以帮助自己共举大事。这么冒失前来徐鸿儒怎么能相信,当即把他赶了出去。现在看来沈智拉拢于弘志的心不死,现在还在给他推荐。 “教主!” 沈智闻言还想继续劝,但徐鸿儒默然的看着他,他也只能把到喉咙的话咽了下去。 “现在明廷的气数已尽,官吏鱼rou乡里,肆意盘剥百姓,世间痛苦,唯有弥勒降世,才能拯救世人于苦海。我们东大乘教现在广布周边,如果举大事,周边百姓定会赢粮景从。 只是慈大事开弓没有回头箭,需要做好万全准备。我们现在还没有准备好,虽有三千余人马,但可战之力不过一千人左右。所以这次明军京营过境,还是稳妥为好,不要轻举妄动。不然纵然举大事也是白费” 徐鸿儒着就看着众人,看着众人不敢语言,接着道: “等下去一定要约束教众,不要惹是生非,尔等可曾明白!” “谨遵弥勒令!” 徐鸿儒闻言,这才露出略微满意的笑容,随后双手合十,默然念道:
“无生老母、真空家乡,三世末劫、返本归源。” “无生老母、真空家乡,三世末劫、返本归源。” 众人闻言纷纷双手合十,跟着念诵经文,随后便默然起身,准备告退。 “徐智你留下。” 徐智闻言微微一愣,点零头站在原地,等待众人离去。 “王好贤一事我隐隐感到不安,之前送信都是六七就到,很是准时。但这次却这么长时间,我怀疑是出了什么意外?” 意外?徐智眉头一皱,心中一惊俯身朝徐鸿儒暗道: “教主您是王好贤极有可能出事了?” 徐鸿儒闻言点零头,但又摇了摇头。他其实也拿捏不准,但就是觉得哪里怪怪的。 “之前朝廷大军南下,都是走运河的,如此最快也是最省力的。但这次京营选择从临清转向,过曹州府前往河南,如此只能湖广到贵州。这明显是不符合常理,路途比原本要远很多,就是不知道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经过徐鸿儒提醒,徐智越想越心惊,特别是听到京营是从临清转向的,心中更是担心,要知道临清正是吴桥县跟曹州府的中转站。他想着想着心中就冒出一个不好想法。 “教主,难道您认为?” 徐智话到了一半就望向徐鸿儒,貌似想从徐鸿儒口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只是徐鸿儒闻言却摇摇头。 “原本我也这么认为,但我也派人盯着京营动向,发现他们按照正常速度行军。如果他们真的因为我们而来,应该轻骑突进,根本不会给我们反应的时间。现在他们这么按部就班,让我有种多想的错觉。” 徐智听到这话,心中稍安了片刻,但那种不好的感觉仍然在心头萦绕。 “教主,事已至此,我们只能以不变应万变,要暗中准备,要防止官军动手。” 徐智这话正是徐鸿儒想的,他闻言当即点点头,看着徐智道: “这就是我叫你来的原因。我这边会派人继续盯着京营,而你出去后就派人加强警戒,防止官军偷袭。另外派人去北边看看王可贤那边究竟发生什么事情了,不然我心难安。” 徐智闻言当即拱手道: “属下明白,这就去办。” 而就在徐鸿儒跟徐智等人谋划的时候,二十里外的定陶县城,定陶县令带着县丞、主薄、司吏等一干热正在城东门外焦急等候京营的到来。 没过一会,就听到前面传来一声。 “京营来了。” 诸人定睛一看,就见远处旌旗招展,先头骑兵缓缓地跑了过来,身后跟着的便是人头涌动的步军。 “快,快,随我迎接。” 定陶县令见状立刻站起身来,赶紧招呼众人前往迎接。 求月票!求评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