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以工代赈 (第2/2页)
> 杨涟闻言神色一暗,他知道能在这里的大多都是从开原、铁岭那边避难过来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投靠建虏当包衣奴才的。 “来辽阳生活也没有那么容易,为何没想着去关外求活?现在朝廷在辽南屯田,如果去了可以安置土地,也是极好的。” 那老民夫一听叹了一口气道: “的一把老骨头,祖祖辈辈都在这里居住,最远也就去过辽阳,其他地方真不想去,故土难离啊,不过我大儿子想去闯荡,今年早些时候去了盖州卫,就是不知现在过得怎么样。现在有儿子陪着我,也算有一个照应了,的甚是满足。现在只想好好干活,攒点钱给他娶一房媳妇就更好了。” 那个老民夫着就望向他身后的一个年逾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众人一听这话都笑了起来。 “暂且等上几年,等朝廷收复开原,定让尔等重返故土。不过现在你们在这边干活究竟工钱几何,可供伱们的开销?” 这话一出,杨涟身后众人脸色各异,就怕这人胡乱话,但巡抚大人在此他们也不能做什么,只能暗暗祈求这老民夫千万不要胡诌。 那个老民夫也知道这话他千万不能乱,万一错了,等这个大官走了后定有他好看的。 但是其也不知道该报什么数字合适,只能在自己的工钱为基础,悄悄往上报了一下。 “的不敢欺骗大官,现在干一个月的活,工钱有两钱银子,多吧不多,少吧这个还管饭,的很心满意足了。” 杨涟一听脸色骤变,立刻回头望向身后的监官,那身后诸人闻言也一愣,随后暗叫不好,现在又看见杨涟质问犀利的眼光,当即面如土色跪下求饶起来。
“巡抚大人冤枉,这修路的花费太大,还要免费供给吃食,一日三餐,这么多人根本支撑不住,现在一个月两钱银子已经是很多了。” 这时还在打饭、吃饭的民夫听到这话也愣了下,面露疑惑之色,一月两钱银子?不是一钱半嘛。 毫不知情的杨涟此时默不作声的听着他们的解释,心中也甚是愤慨。 按照辽东都司的安排,由于经费很紧张,所以民工一个月也就四钱银子。 这个钱虽然少,但考虑到辽东各地以工代赈的地方跟工程很多,并且工地还管饭,因此也可以接受。 只是他千算万算就没想到这监官如此心黑。 这一人一月四钱,现在这工地羡慕民工有四千人,一个月的工钱也才一千六百两,这些人每月就要贪墨八百两。 就这还只是工钱,他就不信在其他方面这些人没有贪墨。 他这么算顿时火冒三丈,对着跪下诸人厉声斥责道: “这些工人生计艰难到如簇步,本就是没有可怜。当今陛下推行以工代赈的善政,尔等竟敢从中贪墨,真是胆大妄为,罪无可恕!真当我是摆设吗?” “来人!” “属下在!” 话音刚落,杨涟的亲卫便从身后站了出来,对着杨涟拱手示意。 杨涟看着跪地痛哭求饶的监官,眼神里没有一丝怜悯,冷冷地道: “把这腌臢东西给我拿下。” 这些亲卫不是第一做这种情了,闻言立刻扑上去,将跪在地上的官员悉数强压在地。 “巡抚大人饶命,饶命啊!” “我等再也不敢了,还请巡抚大人给的一次机会吧。” …… 杨涟听着这些话,心中甚是厌恶。 “辽东米价四两银子一石,辽东都司衙门定的四钱银子可谓是很低了。要不是管吃食百姓是断会干的,但哪怕如此他们也是很难生活。 哪知你们居然这般贪得无厌,连这个钱都要贪,你们的良心被狗吃了! 现在想求饶,让我留你们一条命?真的是可笑至极,怎么会有这般厚颜无耻之人,给我带下去。” 杨涟也不想啰嗦,直接摆手让人把他们押走。 “对所有的往来账目都要查,把欠这些民夫的钱都给补上。这还是在辽阳附近就敢如此嚣张,其他地方那还得!查!” 刚才问答的老民夫见因为他的一句话,眼前这个大官居然把工地上的官员全部抓了起来,顿时吓得不轻,连忙磕头道: “都是民的错,民错话了,还请上官责罚。” 其他人见状也慌忙跪了下来,杨涟看他们如此也是一阵无奈叹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