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五章 银币的制造 (第1/2页)
第390章银币的制造 此话一出,整个大殿当即安静异常。 众人知道冯三元性格执拗,但谁也没想到他居然会在这个关键时候触皇帝霉头。 刘一燝等人也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救这个冯三元。 “陛下,冯三元欺君罔上,扰乱朝纲,且不现在辽东战事还没有结束,辽饷本就不应该撤。 就陛下即位以后,振兴朝纲,力行推免改革,使得朝廷财富盈满,用度充足,何来民不聊生,何来生灵涂炭,冯三元真的是一派胡言。” 工部右侍郎毕懋康当即站出来,对着冯三元就是一顿弹劾。 他的弹劾的发出当即就像引爆了场内的炸弹一样,许多人见状也出言抨击冯三元。 “冯御史法完全是谬论,仅凭盐税收入就要废除辽饷,万一辽东用度不足,战事糜烂,到时候究竟谁担这个责任。” “臣请罢免冯三元,其看似为民,其实以此来邀名,其罪可诛。” ······ 朱由校看着下面众人纷纷站出来抨击冯三元,心情也稍微好了一点。 在他心里,这辽饷是万万不能废,哪怕是建虏平定了也不会废。 明朝的正税根本不重,朝廷的收入很少,现在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正大光明加税的机会,朱由校怎么会把这么好的加税机会浪费。 至于冯三元的辽饷搞得民不聊生,朱由校更愿意相信不是税率的问题,而是下面官吏贪污腐败的问题。 要知道后面满清建立后,直接把明末三饷固定化,全部均摊到正税里面来。那个时候的税比现在大明重多了,百姓都承受下来了,更何况现在才加了一个三饷之一的辽饷。 “陛下,冯三元虽然的话有严重之处,但其还是想减轻百姓负担,用意是好的。 再从太祖开始,本朝六科言官御史职责便是上书劝谏,其身为右都副御史,这么也是希望陛下能够有拳拳爱民之心,还请陛下免去冯三元狂言之罪,不要过多降罪。” 这时首辅刘一燝也站了出来,他虽然心里直骂这个冯三元太过于固执,不知道变通。 但事到如此他也不能袖手旁观,一旁的冯三元没有想到他这么会遭到皇帝如此方案,他的话只是想百姓多么不容易,并没有抨击皇帝的意思,万万没想到皇帝居然会误会。 他见状也想拱手发言,但刚想话就见刘一燝一个眼神让他闭嘴,他见状也只能按捺住心情不再言语。 随着刘一燝的发言,朝堂内也陆续有人站了出来给冯三元话,让朝堂更加热闹起来。 “好了,不要吵了。” 朱由校闻言摆摆手,这个冯三元言语狂妄,乱议朝政,他心里真的很是不喜。 但刘一燝的对,冯三元身份是御史,还是右都副御史,向皇帝建言本就是他的职责。 如果自己因为这个事情就罢免,甚至抄家啥的,虽然自己心里爽了,但自己的名声就坏了,下定会觉得自己不会容忍。 想到这里他在心中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这个冯三元死罪难免活罪难逃,不处罚他自己真的不爽。 “冯三元虽为御史,建言虽是其职责,但也不能狂言妄语,而是应该有理有据。既然如此狂悖之言朕就不计较了,着罚俸三月,好好反省,以后话要有凭有据,不可妄言。” 刘一燝等人闻言顿时长舒一口气,连忙对于朱由校拱手而拜。 “陛下圣明。” 冯三元虽然心中仍觉得自己没有错,但也只能拱手称是。 经过冯三元这么一闹,朱由校的兴致也被打搅了不少,对于后面的内容也有些意兴阑珊起来。 其后吏部尚书温体仁又站出来禀报,户部已经确定好前往西洋的使团,并且按照原计划九月十五日从北京出发,坐海船经过南直隶前往广州,到时候再搭乘佛郎机的船只前往欧洲。 这个本就是商定好的,朱由校也不阻拦,直接颔首称是。 其后诸如辽东赈灾,以及袁可立在江南推行新关税等的事情,都没有经过什么大波澜,都是下面禀报,朱由校直接同意。 很快一个时辰就过去了,朱由校见时候不早了,也没什么事情了就给魏忠贤示意退朝。 “退朝!” 魏忠贤当即领会,上前几步,很快就扯开嗓子喊起来。 随后鸿胪寺官员“唱”奏事毕,鸣鞭驾兴,待朱由校圣驾退后,百官亦退,各回衙门莅事了。 朱由校坐着銮驾到了乾清宫,便往冬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