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万众瞩目 (第3/3页)
ntent2'> 甚至有传言有人花了两万欧买到了两张票。 交响乐是小众音乐。 除去特定乐团的特定座位有机会炒到十倍票面价以外,多数乐团都是靠卖打折票为生。 陆叶洺可以说是开局直接巅峰。 众多音乐家的到来让他这场原本在众人眼中是较为普通的音乐会变得高端起来。 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与此同时。 国内陆叶洺也是频上热搜。 主要是他现在在做的事情,对于国内的这些爱豆们来说有点降维打击了。 此时的陆叶洺可以说是在国际上已经闯出了名头。 而且还不是那种单纯的走下红毯的名头。 央视对于陆叶洺的正面宣传不断,国内其他媒体自然不会站错队,狂呼海啸一般的宣传下,陆叶洺的交响音乐会总算是要拉开帷幕了。 音乐会现场。 三千六百多个座位座无虚席。 出于对现场观众的隐私保护,虽然有镜头在直播,但没有正对着观众席上的镜头。 但现场其他人陆叶洺自然是管不了的。 演出还没开始的时候。 网上不断出现了一些现场照片,而在这些照片下面,一些网友惊呼着照片中出现了谁谁谁。 “卧槽!不只是国外的音乐大家啊!我们国内的老师也在啊!” “额!那个不是蒲圣斌老师吗?我还上过他的公开课来着!” “蒲圣斌就是陆叶洺的老师吧?” “牛啊!这位老师我记得经常随着郭嘉的外交团队出访演出吧?陆叶洺竟然是他的学生?” “卧槽!米沙·麦斯基也在?他今年快八十了吧?” “米沙·麦斯基是谁?” “世界级大提琴演奏家!一个15岁时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牛人!” “这么多大人物吗?陆叶洺牛逼!” 国外的图片很快就传到了国内。 与国外评论区一样。 都是通过图片开始认起了坐在观众席的这些人的身份。 无一例外。 基本上熟知的一些活着的大师都在。 甚至不乏国外音乐高校的校长。 不仅仅是国内外的网友震惊有这么多大人物的到来、 蒲圣斌自己对于这么多人的到来也很是意外。 坐在前排的他时不时会转过头看向身后。 他确实邀请了一些人。 但没有邀请这么多啊? 讲道理。 今天现场如果出现恐怖袭击并成功的话,世界古典音乐圈至少半壁江山都得折损在这里的。 按照计划。 蒲圣斌邀请了足足一百位国外音乐圈的权威人士,并且让陆叶洺安排门口的检票人员,音乐圈人士可以凭借国际音乐协会证即可入场。 基本上国外有头有脸的音乐人士都会有这个证件。 连带着这一百人的影响力,达到现场半数座位坐满人应该是没问题的,但此时身后坐着的都是一些能叫出名字来的人,这种结果是他没想到的。 甚至因为人来的太多,后面还站了几排人。 讲道理。 他这身后的画面不亚于是一场奇观的存在。 此时。 陆叶洺走上了舞台。 在与现场观众鞠躬后,开始面向乐团。 没有自我介绍。 没有任何交流。 随着他起手式的出现,他的个人交响音乐会开始了! 原计划是四首曲子。 但在蒲圣斌提议让他作为指挥家后改成了两首曲子。 毕竟是陆叶洺的处女秀。 拿出最优秀的作品才是能拿到满分答卷的方案。 而此时陆叶洺最先演奏的。 正是他原世界第三交响曲英雄。 不过在这个世界。 他是以陆叶洺为名的降E大调第一交响曲英雄! 全曲时长在排练期间是五十分钟以上, 乐曲一开始。 两个雄壮有力的全奏和弦展现了澎湃的激情。 将全部的激情压缩成两个狂怒的和弦。 好似堤坝被击溃。 象征英雄的到来。 这一刻。 在场音乐人无不是用惊恐的目光看着舞台上的陆叶洺。 他们惊恐的不仅仅是陆叶洺竟然能创作出这种音乐,他的年轻才是他们最为惊叹的。 多少人穷极一生都达不到的境界。 这位看着也就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竟然达到了? 讲道理。 不少人内心忍不住开始质疑。 但质疑的前提条件是要承认东方有人能创作出这种曲子。 一时间“他们”感觉事情变得棘手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