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一章 世上容不下两个相同之人 (第1/2页)
张周话音落,朱祐樘这边尚未做表示,倒是一旁的戴义、萧敬反应比较大。 戴义急忙道:“张先生,您有这等良方,早些拿出来啊。此关乎到江山社稷之事。” 这就大概好像在对朱祐樘表示。 陛下您不好意思说的话,让我们这些当奴婢的替您说了,不好意思求药,我们替你求。 “你们急什么?”朱祐樘白了戴义一眼,这才对牟斌等打个眼色,牟斌赶紧带人下楼。 涉及到皇帝生孩子的大事,锦衣卫就没资格旁听了。 “秉宽,你有何想法,朕愿听取。但也不要勉强,朕的身体状况,朕自知,朕这几年,的确是大不如前。” 看起来朱祐樘对生儿子这件事,也不太有自信。 张周点头。 他心中底气就更足了。 这就要涉及到他提出这件事的几个前提。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因为他所谓的“良方”没有效果,而被皇帝追责。 莫说是大明弘治年间,就算是放到后世,任何的病症也不是说能做到药到病除的,给皇帝治病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无过便是功。 如果无功便是过,那谁还敢诊治? 这也是为何大明连续几代皇帝身上都出现医疗事故的原因。 “臣的药,也只是帮陛下和皇后调理。” 张周算是比较直白的。 朱祐樘道:“先前太医院也给朕开过调理的药,收效甚微,后来……唉!不提也罢!” 后来怎样,不说张周都知道,肯定是后来就有李广给药,效果还很“出色”。 但李广的药,所解决的只是“标”的问题,没有治“本”。 光有硬度,没质量,那能行吗? 伱光图个男人雄风了,不产籽儿,那跟一头骡子也没本质区别。 “陛下,臣的药方,可能跟太医院所提供的有所不同。”张周道。 “哦?” 朱祐樘提起了兴趣。 戴义笑着问道:“张先生,您是说要炼丹吗?” 张周打量过去,戴义的笑容既带着期待,但很显然也带着隐忧。 这大概就是宫人对他又爱又恨的原因,既想让他为皇帝分忧,又怕他成为第二个李广…… “陛下,臣一直都说过,臣并不会炼丹,即便臣给陛下药方,所用都是可以经得起推敲的药,不会用有潜在毒性,这点陛下可以找太医院的人来验证……” 朱祐樘点头:“朕相信你。” 相信也没用,一旦成为第二个李广,张周考中进士当了官,就没法跟文官愉快的玩耍,文人的圈子就彻底融不进去了。 “那臣回头就将自己所知的,一并列下来,供陛下参考。” …… …… 张周没有着急直接去列药方。 首先他要确定几件事…… 第一件就是,朱厚照兄弟俩、朱秀荣的确是出自张皇后所生,而不是如“郑旺妖言”中所提到的,这三个孩子都是别人生的。 这是要证明朱祐樘夫妻俩并非不孕不育,哪怕有一方不孕不育,也是不行的。 张周在这年代,要给人治不孕不育,是近乎做不到的。 他又不是老中医,再说老中医也只是吹牛逼,不孕不育有那么好治吗? 难道给他们做试管婴儿? 第二件就是……要确定张皇后没有在生朱厚炜的时候出现大的问题…… 这是要确定问题的根源,在朱祐樘身上。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本书,就是在清朝时康熙年间由一个名叫孙伟的人所写的《良朋汇集经验神方》,这本书最牛逼的地方在于其都是用民间经过很多验证过的药方所编撰,讲实战而不讲理论,其中很多药方就沿袭到后世,以至于后世大行其道的中药制剂,很多都是以其药方为基础所“研制”。 其中就有一味千古名方“大力丸”。 可以拿来给朱祐樘用。 除此之外,就是后世中医院也要用到的很多用以调理女性包括“宫寒”之类的药方……这种药方在后世很常见,一般女性在备孕时都会用到。 虽然这些中药多半没直接效用,但用以长期的调理尚还可,反正这种智商税张周在这年头不交也得交。 不然还能怎样? 就算再提炼出几味类似硝酸甘油的药,也用不到生孩子上去,某种小蓝丸张周也制不出来…… 难得皇帝相信,那就试试,成了最好,不成的话也就那样。 李广的丹药一直都是糊弄人,要不是那把火,还不是一直被皇帝宠信? 如果前两条都符合。 那张周还是有一定信心的,就在于朱祐樘夫妻俩曾经生过三个孩子,只是因为一些因素,身体状况不行,但夫妻俩到现在也只是二十七八岁而已……还处在生育高峰期。 凭什么就无力回天? 不孕不育都有可能治好,生过孩子的反而在生育高峰期种不上去? 主要还是治……陛下您的虚呗? …… …… “秉宽,朕本还想跟你谈谈重修清宁宫的事,你提的那个竞标方案,很好。朕去张家的邸店看过,一言难尽。” 生孩子的事,没有深聊。 张周说了,要回头慢慢解决,朱祐樘也明白不能急于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