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 传道受业 (第1/2页)
朱祐樘对此有需求,张周当然是乐于将跨时代的东西相赠的。 而且烧制玻璃这件事,对张周来说制造成本并不大,但成品的损耗率极高,相比于皇帝馈赠对给他的……还是微乎其微。 张周也乐于大方一次。 “陛下,二十个,您看够吗?”张周道。 “足够!” 朱祐樘也没想到,这东西还可以批量生产。 戴义问道:“张先生,此物很贵吧?” 朱祐樘也意识到什么,急忙道:“朕让工部配合你,需要调拨多少用度,只管提。” “陛下,这二十个望远镜,就当是臣上贡给朝廷的,以后也会经常造几批出来,只是此物目前唯有臣亲手制作,臣并不想在此等事上耗费太多时间……” “朕明白了,朕不应该在这时候让你分心。要不还是算了吧。” 朱祐樘显得很通情达理。 先前还说让张周专心考进士,现在就让张周给朝廷制造望远镜,当皇帝的不能言而无信。 张周郑重道:“臣要考进士入朝,也是为朝廷分忧,而眼下正有为朝廷分忧的事,臣却为了考功名而坐视不理,便是臣主次不分。臣不能视大明边疆受贼寇袭扰而不理。” “好!” 朱祐樘听了张周的话,对张周这个既有能耐又有忠君爱国之心的臣子更加满意,“朕会让东厂配合,有什么要求你只管跟他们提。东厂!” 萧敬急忙往前凑凑:“奴婢定当配合好张先生造望远镜之事。” …… …… 说完了“正事”。 朱祐樘又要说一些“私事”。 张周甚至都分不清,到底哪一件是公哪一件是私,天家无小事。 “……朕罚太子闭门读书,平时会差遣讲官去给他进讲,秉宽伱若有闲暇,也可去东宫给他讲几堂。” 之前朱祐樘让张周入宫给朱厚照讲课,只是临时的,并非常态。 有征召才会来。 但现在听朱祐樘的意思,是想把他进讲变成一种定制,就好像是经筵日讲一样,还属于“课后辅导”,并不会在翰林院日讲官进讲的时候去打扰。 皇帝大概也考虑到眼下他还不是进士,很难融入翰林圈子。 张周乡试的主考官王鏊,也不过只是东宫讲官。 张周道:“臣领旨。” 朱祐樘问道:“秉宽,你若想潜心读书的话,是去国子监更能安心,还是另外找个安静的地方更好?” “臣自然想找个安静的地方。” “那让你去东宫陪太子如何?” 朱祐樘这个当父亲的,突然异想天开一般做出提议。 大概的意思,是让张周去东宫陪太子读书。 日夜陪读的那种。 张周当然不想失去自由,但若是有机会跟朱厚照单独相处一段时间,对这个熊孩子性格和人生观的培养必定有很大帮助,他甚至可以给朱厚照种下一些种子,让朱厚照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 不应该局限于当个武宗,会打仗顶屁用?大明需要的不是个胡闹的皇帝,需要的是励精图治改变时代的先驱者。 当然这个先驱者谁来当都行,无论是朱祐樘、朱厚照,抑或是他张周。 不过以张周目前的状况,只能通过一些方式去影响先驱者,自己还当不成。 “臣不敢奢望如此。”张周道。 “朕怕你辛苦!要不这样,给你三天时间,你去整理好望远镜的事,把家里都安顿好。让你到东宫,也不完全限制你进出,到时朕会以召你出来谈事情为由,让你回家多看看……” 朱祐樘本来还没想出什么明目把张周留在宫里。 现在现成的借口,就是把张周安置在东宫当太子的伴读,这样张周既可以随叫随到,被外臣知晓,也不会认为张周一个书生住在宫里会乱了宫闱的规矩。 “臣遵旨!” …… …… 萧敬送张周出宫。 萧敬感慨道:“张先生,从来没有谁能得到陛下如此的器重,就连那李广,也不曾有此待遇。您乃大明第一人。” 张周道:“萧公公抬举,在下不过尽自己所能,辅弼明君罢了。” “呵呵。” 萧敬往四下看了看,又凑上来道,“张先生,您现在深得圣眷,可要谨慎一些,必定有人想收揽和拉拢您,那jianian邪之辈想重走李广的路数,若是禁不住他们的手段,沉沦进去可就……您要谨防啊。” “萧公公有心提醒,在下谢过。在下并无本分之外的图谋。” 张周心想,你还真说对了,杨鹏已经开始当跳板开始往我身边引介想跑关系的权贵了。 另外,你们这些有权势的太监,也怕也怕再出现个比李广更厉害的角色,让你们彻底没戏唱,才会对我说这些吧? “陛下如此器重您,给您的赏赐必定不少,您一辈子就算考不中进士,也吃喝不愁了。”萧敬感慨着。 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