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 陛下,时间到了 (第1/2页)
王越算是给张周背书。 他也想不明白张周做这件事的目的。 你一个书生,老老实实考科举,就算不中进士,回头靠皇帝的信任过日子,不挺香的? 朱祐樘则不会思虑那么多,张周又给朝廷提供了一样好东西,他急忙吩咐萧敬,由东厂来接手这件事。 “来年鞑靼寇边之前,消息不要外泄,有何事,让东厂跟尔等说。直接对朕奏禀。” 朱祐樘的意思是,这件事只需要司礼监几人,还有张周、王越参与其中,不需要跟都督府和兵部做沟通。 “是,陛下。” 王越自然会觉得巴结上张周很有意义。 不然以一个兵部左侍郎,要通过正常的手段去筹备一场大战……怕是到下辈子,文官都不会同意。 …… …… 出宫后。 王越忍不住问张周道:“张先生,您何必要这么费神呢?其实您不给那神火药,老朽也有能力挡住来犯之敌。” 张周笑道:“王侍郎,做事呢,对朝廷有益我就做,我暂时还没考虑个人得失的问题。再说陛下赏罚分明,无必要敝帚自珍。” “先生真是为国为民啊。” 王越不由自主便又吹捧起来。 马屁精。 张周心想,你老王拍马屁这么溜,很难把你跟那个在战场上无往而不利的大将联系在一起。 别光说别人,伱老王身上的正邪两面也很矛盾。 自己心里都没点数吗? 张周跟王越作别,正要上马车,朱凤兴冲冲来道:“张先生……” “正经说话!” “是,张兄,我去见过家父,跟家父提要随军的事。”朱凤笑眯眯道,“家父对此很支持,尤其当他知道我要跟王老一起去西北,他说我是走了八辈子的狗屎运。” 张周皱眉。 这当爹的果然没多少文化,这算夸儿子还是贬儿子呢? “你嘴够长的,很多事都还是机密,谁让你说了?”张周道。 朱凤陪笑道:“没事,家父一定不会对外说的,对了我还提过你那件神奇的火器……” 张周再给他一个白眼。 这小子现在特别喜欢吹嘘吗? 朱凤的性格,说好也好,就是挺跟人聊得来,但坏也有点坏的,就是好像藏不住事。 必须对这小子敲打一番。 “不得再将此事做任何外泄,否则你去西北的事也别想!” 张周近乎用威胁口吻道。 “好的。都听张兄的。”朱凤道,“对了,家父还想请您过府,说是一直都没来得及好好款待。” 张周道:“不用,最近备考太忙,备考之外的事又那么多,没时间。” “内子那边……” 张周随即想到宁彤那深闺怨妇的模样。 “你内子,又不是我内子,对她好点,!” 别是又想跟自己要《金瓶梅》,张周终于想给这本书定一下名字,不然张周总觉得,那些奇奇怪怪的名字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 看来明清两朝对这本书的封禁,还是有道理的。 …… …… 腊月初七。 当天午门朝议时,氛围有些古怪。 很多大臣似乎都想提醒皇帝,期限已经到了,是该把先前有人“妖言惑众”的事谈谈了。 朱祐樘却好似没记起有这么回事一般。 一直到朝议快结束时,由户部尚书周经出来道:“陛下,过去数年之间,民间广有游方道士散播谣言,有涉及到皇家之事者,还请陛下下旨严查地方,以防谣言扩散。” 周经没有直接针对张周有关地震的谣言。 但他说的事更严重,因为他提到了朱祐樘心中一根刺,那就是民间一直有传言说他朱祐樘不是成化帝亲生的。 这个谣言的起点,在于万贵妃独宠六宫时,一直想把朱祐樘这个不受控制的太子给废了,甚至在万贵妃临死之前,也曾做过相关的努力,再加上朱祐樘本身在生辰和前五岁经历上,有很多记录不详不实的情况。 到底是朱祐樘一出生就被成化帝知晓,是被寄养不肯对外泄露,还是说到五岁之后才被成化帝所知,这件事尚且有争论。 皇帝的血统问题,一向都是朝廷最重视的,皇帝不可能纵容这种谣言扩散。 但朱祐樘这次却一反常态,显得很随和道:“谣言止于智者,朕越是去封堵,往往适得其反,能堵得住人的口,能管得住人心吗?” 众大臣多对此有意见。 话是这么说,谣言止于智者,但这世上到底有几个智者?很多事还不是三人成虎,人云亦云? 朱祐樘道:“诸位卿家不提,朕也知道,今天是初七了,但就算是眼下发生地动,是否也要两天才能传到京城?却也只说在今日,未说是在今日何时,难道诸位就不能等两天再说吗?下个议题。” 皇帝不想谈妖言惑众的事,大臣们也都识相岔开话题。 周经开始呈报年度结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