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五章 悠悠之口 (第2/3页)
果非是建昌卫指挥佥事彭泉造的事,那以我想来,上天把地动放在建昌卫,应该也是最有可能的。萧公公,你怎么了?” 张周这边正说着。 萧敬人都站不稳了,勉强扶着马车的车辕才站住。 一旁跟随萧敬来的东厂番子也赶紧伸手去扶。 “张先生,您可别吓唬咱家,咱家……经不起吓,要真是在建昌卫发生地动,您应该知道……这事……唉!” 萧敬话都快说不利索了。 地动发生在别的地方,都可以说是强行在往张延龄这件事上联系,唯独发生在建昌卫,连他这个从来都不信这一套的理智之人,都觉得这必然是上天的警告了。 不然事情有这么凑巧的吗? 张周想说,事就是这么凑巧。 《孝宗实录》明确记录,弘治十二年二月所发生的事:“……癸卯,陕西宁夏地震有声……壬子,四川建昌卫地震有声。” 这两次的地震,显然没发生什么大事,可能也都没造成任何人员的伤亡。 如果地面只是随便晃动几下,张周提出来也没必要,甚至提不提都无关于给大明朝廷示警,就好像陕西宁夏地震一样,他直接就明说了,让皇帝知道有这回事就行。 但建昌卫这次的地震可就有讲究了……正好是建昌卫指挥佥事彭泉举报建昌伯,正好又这会发生地动。 那也只能说你张延龄流年不利,喝口凉水都塞牙,老天都故意整你呗? 事还真有。 你气不气? “萧公公,我这边快要入闱了,您看还有别的要问吗?”张周笑着问道。 萧敬此时内心已经被此消息雷得外焦里嫩,他还是忍不住问道:“确定是吗?” “壬子日,也就是十六,就会出现此情况。等等,让我算算,陕西宁夏的地动,应该是癸卯,昨天都发生了……你看我这也不太准,估计这两天地动的消息就要传来……萧公公,咱别过?” 萧敬当然不想就这么放张周走。 这是好不容易把人逮住,不问个明白,回去后被皇帝盘问而捉急的人就是他萧某人。 “张先生啊……” “开门了!入闱了入闱了!” 后面一堆人在那喊。 张周也显得很急切道:“要进贡院了,萧公公,咱有话等出贡院后再说。反正以后也还有机会见面的。” “别……” 萧敬正要挽留,却发现张周脚步不停就往辕门那边跑去了。 …… …… 乾清宫内。 萧敬回来后,将张周的推测,小心翼翼告知朱祐樘。 当萧敬说完之后,现场鸦雀无声,司礼监几个人都望着朱祐樘,不知该说点什么好。 “是不是朕降罪给延龄,再把彭泉放了,上天就不会有这回事了?”半晌之后,朱祐樘终于问出此问题来。 萧敬心说一声我靠。 走之前怎么我没问清楚这回事啊?还在想应该把该问都问了,果然还是草率了啊。 当时就该把张周给扣下,让他把能说的都说完,反正入场也不急于一时的,怎么就放他走了?现在想把人找回来问问都没机会了。 戴义试探着道:“陛下,应该……可能吧。” 朱祐樘未置可否。 一旁的陈宽插了一句嘴:“此等事,也没那么玄吧?” 说发生地动就发生地动?说在哪发生就在哪发生?真当自己是神仙? 几个太监又都看着陈宽。 眼神好似在说,你陈宽还真是什么都敢说,要真发生了,你是要立什么赌注吗? 朱祐樘冷冷道:“如果朕对延龄又未有任何的举措,建昌卫真又发生了地动,那朕……在臣工面前,便无地自容!” 戴义等人琢磨了一下。 皇帝没自信,怕不处理张延龄惹怒了上天。 发生个地动,你完全可以说这是凑巧,但问题是……大臣和百姓他们都不信啊,他们会借题发挥的。 “那陛下不如……小惩大诫?”戴义提议。 都看出来皇帝不想惩罚张延龄,还想是非不分去惩罚彭泉,那就提议一下,把彭泉放了,再对张延龄罚酒三杯,或许上天就免于惩罚了呢? 正说着,门口有太监来通禀:“陛下,皇后娘娘请您过去。” “又来!” 朱祐樘听了也很烦,他朝萧敬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