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张半仙非浪得虚名 (第3/3页)
场。 将士们眼神中的期待,是让马中锡看着就头疼上火的。
毕竟从成化二十一年余子俊之后,朝廷已有十几年未曾设宣大总制,更别说是以宣大总制筹备出兵剿套了。 …… …… “张先生,您真厉害,那马中丞咄咄逼人的样子,还以为今日不好收场,连城都进不来呢。” 张周入城后,先入住于驿馆。 张仑跟在张周身后,好像个跟屁虫一样,对张周还很崇拜。 城内没有总督府,回头张周会住进巡抚衙门内,现在张周跟马中锡闹得很不愉快,但并不影响张周派人去让马中锡腾院子。 张周白这小子一眼道:“总制跟巡抚不合,以后还要在一个屋檐下治事,你当是什么好事呢?安顿好了吗?” “没……他们说总兵府没地方给我住。” 张仑很委屈。 他是被拉来跟张周学习的,身上并无武职在身,自然总兵府那边就没法给安排。 张周道:“那就去楼下找个房间住着,以后鞍前马后给我跑腿,不会太为难你吧?” “不会。”张仑挠挠头,“祖父就是让我来干这个的。” “知道就好。祈雨的台子交给你去搭建,带几个人,顺带造造势,你也可以跟他们说,你是英国公家的公子嘛。” “那……那就不必了。” 张仑心想。 你脸大,不怕丢,我脸小还是悠着点。 …… …… 马中锡心中不忿。 回去后也不客气,当即便写了参劾张周的奏疏,以快马传往京师,有一种要跟张周死磕到底的劲头。 宣府到京师,快马不用一天一夜,便已送达。 第二天上午,奏疏便已摆在朱祐樘在乾清宫的案头上。 “呵呵。” 朱祐樘看完马中锡的上奏,一点也不怒,反而笑得很开心。 “阁部看过了吗?”朱祐樘问道。 “未曾关白于阁部。”戴义回了一句。 这种边关上报,一般都是先通知到皇帝这边,由皇帝亲自处置,往往都不需要内阁来拟意见,若真需要内阁拟定,皇帝会再让人送去内阁的。 朱祐樘笑道:“朕其实也想知道那些朝臣看到这份东西时的反应,秉宽做事可真是出人意表。” 戴义有些踟躇道:“张先生收留马仪,似乎并不太妥,容易落人口实。” “那有什么?”朱祐樘道,“马仪的罪,只有三法司才能定,再说西北问事都乃是巡察御史的责任,几时轮到巡抚为军将定罪?岂不是为边地埋下了将帅不和的引子?” “是。” 戴义这才知道,皇帝虽然先前把查案的权限给了马中锡,但并不支持马中锡查办前总兵官的做法。 一个是文官之首,一个是武将之首。 你文官查办武将,谁知道有没有权力争夺所产生的公报私仇,或是因私废公的嫌疑? 朱祐樘一脸严肃道:“秉宽是在回护马仪吗?他不过是在维持西北军中的公道!若是军中将领随时都能被巡抚查办,那西北将士岂不是人人自危?就算马仪真的有什么罪过,只要不涉及到军中安稳,还是可以宽宥的。” 戴义等太监听了之后心中苦笑。 这是皇帝想回护西北军将的利益吗? 要不是张周把马仪给收留,估计皇帝也不会坐视西北军将的贪腐,这还不如说……只要是秉宽他需要的,就是朕能接受的。 “这场雨应该能下下来吧?”朱祐樘突然问了个让戴义等人回答不出来的问题。 戴义问道:“陛下,您要是问祈雨的话,张先生早就说过,他没此等能耐。” “他说没有就没有?或许是他不想居功呢?”朱祐樘问话的时候,自然跟几个太监都一齐想到了先前君臣一起去祭天祷雨,人前装样子的过往。 那次朱祐樘自己可是把脸给挣足了。 萧敬一脸确定道:“张先生说要祈雨的话,应该不是虚言,或许张先生知道那天宣府会下雨呢?毕竟张先生也说过,只有最近要发生的事,他还要在当场,才能确定。” “也不尽然。”朱祐樘继续笑着,“建昌卫那么远的地方,要发生地动,还不是被他直接言中?说起来,此番他走的时候,都没让他多给卜几卦,说来很可惜。” 萧敬还要说什么,被戴义瞪一眼,把萧敬的嘴给堵上。 戴义自己道:“那陛下,是否要下旨过去,让张先生给算算?” “不用了,若有大事的话,相信秉宽定会提前告知于朕的,他若不说,那就说明没有,或者是都不太紧要,那就不必每次都让他去洞悉天机。” 朱祐樘显得很理解张周。 大概也是想“细水长流”。 如果没事就让张周窥探天机,张周遭天罚早早嗝屁,那当皇帝的以后再想找人问天机,可就没门路了。 留着张周,以后遇大事再问问。 既不麻烦张周,皇帝又会觉得自己很仁义,不会什么事都去麻烦秉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