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忆昔)华山纯阳 (第2/3页)
“洛风参见掌门师……!” 话语未尽,男子脸上的表情就凝固了,紧接着跟见了鬼一般,猛的转身脚尖一踮,一个梯云纵便从太极广场直窜上了两仪门顶,身影一闪消失了。 “洛风,你个小王八蛋,看我逮到你非得把你的皮给拔了不可。他奶奶的气煞我也!” 言语间又见一个身着白衣道袍的大汉,手里提着一只吃的只剩头的烤兔子,从天街方向咆哮着疾赶而来。不巧的是正撞上了刚回来的李忘生,四目相对之下,那大汉立即扔了手上的兔头搓了搓手对李忘生作了一揖道: “呃,掌门师兄,我……那个……他……!” “凤鸣师弟,想必是风儿又给你惹麻烦了吧?” 李忘生淡淡一笑问道。 “正是……哦……不是……哎……!” 那大汉一时语塞竟不知自己倒地要说什么,无奈只急得跺脚。李忘生倒并不觉得稀奇,对于他这位卓凤鸣师弟的性子,怕是没有人能比他更为了解了。对此他也不多做过问,又只淡淡一笑,而后便又转头对金韵道: “韵儿,去告知一声你于睿师叔与你上官师叔来玉虚殿,我有事相商,凤鸣你且随我来。” 话罢李忘生便自顾自的往玉虚殿走去。那金韵被刚才一幕弄得云里雾里,愣了片刻才回过神来,而后便疾步奔着灵虚殿而去。 雪依旧未停,厚厚的积雪压得松柏嘎吱作响。玉虚殿内,李忘生来回踱步,除他之外,殿内还另有三人,首当其冲的便是那身着白色道袍的大汉卓凤鸣,他双手负背立于大殿内一侧,一脸憨厚的样子,眼睛直盯着李忘生。于他身旁分别还站有一男一女,那女子正是享誉天下三智之一纯阳六子中的清虚子于睿,她头戴白色道冠,青绿的发簪上飘逸着两条黑色绸带,朱唇柳眉,一身淡墨色丹青道袍使得仙气尽显。而那男子则是灵虚子上官傅玉,同为纯阳六子之一的他却与李忘生等人略有不同,一张胖乎乎的脸上终日挂着淡淡的笑容,宽胖的身躯配上纯阳一派的道袍看起来颇具喜感。 “掌门师兄,你将我们招来所为何事啊?” 见李忘生来回踱步久久不语,卓凤鸣不免有些急切问道。 李忘生停下脚步,又将怀中裹着婴孩的襁褓递给了于睿。 “这孩子……” 一早就注意到这婴孩的于睿言语间便将其接了过来,似有疑惑的看向李忘生。李忘生只轻声一叹后便将方才在论剑峰上发生的一切都说了出来。 “哎,他奶奶的,一别许久大师兄怎么还是那牛脾气……!” 卓凤鸣在得知了事情的经过后竟不自觉的又牢sao起来,可他话还未说完,一旁的于睿却是瞪了他一眼,于此他又只得将到嘴边的话硬生生的给咽了回去。 “大师兄行事向来如此,只是这孩子的名字……” 于睿再次将目光投向李忘生,毋庸置疑是在等李忘生给这孩子取名。可还未等李忘生开口,那卓凤鸣跟追风似的又插嘴道: “依我看啊就叫李大牛得了,实在还好记,哈哈哈哈。” 话罢竟自顾自的大笑了起来,而此时殿内纵人皆一脸鄙视的盯着他。见大家此等神情卓凤鸣也只得自讨没趣的干咳了两声后不再言语。 李忘生思索了片刻才道: “现今乃景云元年,那不如就唤名为景罢。” 对此众人并无异议,皆表赞同。于睿更是欣喜一笑,她看了看怀中熟睡的李景,又望向殿外飞舞的大雪,若有所思的对众人道: “名景字雪名如何?” “师姐是欲以雪为字?” 一旁的上官傅玉一脸笑意的对于睿道。于睿应声点头算是回应,随之又转向李忘生对其道: “那掌门师兄欲将雪名收入玉虚门下吗?” “非也非也,此子乃大师兄故友所托,与他定有渊源,我只需负责授其业、传其功法便可,这师徒的名分还是留给大师兄罢。” 话罢李忘生便又望向殿外飞雪,表情思绪万千,当然众人也都知道他的用意,只是,都不愿再提及当年那些旧事罢了。 论剑峰上,洛风手中抚笛立于崖边,一阵阵笛声绕耳而过,笛声中所蕴,尽是忧伤思念之意。 “风师兄,你说师傅还会回来吗?” 一旁的金韵表情有些呆滞的望着漫天飞雪。片刻后笛声停了下来,洛风没有应话,只是将长笛插回腰间后轻叹一声,或许这就算是回答了罢。 二 枫桦谷,位于潼关西南,是洛阳通往长安的必经之地,谷内一年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春绒、夏绿,现已是深冬,谷内早已是一片绯红。片片红叶相簇争拥,放眼望去美景尽收眼底。谷内的官道两边堆叠了厚厚的一层红枫叶,时而一阵寒风掠过,卷起的些许红叶在空中肆意旋舞,官道上不时有押着辎重的商人来回穿行。偶然间行人中突现一身材高挑的男子,他身着一袭红衣,连衣帽兜中一条红色面巾遮挡住了脸,唯独漏出了那双深邃的眸子和一对细长的眉毛。 男子来到路边的一间茶馆,找了张无人的桌子轻缓的坐了下来,然后巡视了一圈四周的情景。茶馆的档头一根桅杆应然而立,其上挂着写有茶字的青灰色幡旗不时随风摇曳着,此时茶馆中零散的坐着些许商客。一边忙着干活的店小二见有客到访自然不敢怠慢,手中抹布往肩上一搭,满脸堆笑的迎了过来朝那红衣男子招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