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三章 最值钱的电影彩蛋 (第1/3页)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正文卷第一百七十三章最值钱的电影彩蛋这一会八点刚过,晒了一天小院里,家家户户都在使劲回忆着白天在老江家看过的电扇模样。 可真能显摆啊,一买就是三台。 关键还敢一块扇,也不知道老江家的电表会转成啥样? 江山的房间里,尽管屋里的电风扇一直嘶嘶嘶的摇着头。 但李若诚手里的大蒲扇,却一点也没有要停下来了意思。 潘主编一页一页翻着手里的稿纸,时不时还要停下来念上几句: “真是个好东西,连我看了都想要一本,只是……不知道我们总编看了后会有什么想法。” 过来之前,潘主编原本只是想顺便问问江山有没有兴趣接着画本小人书。 但这一会他才明白,原来对方一直没接活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在家搞创作呢。 到底是热爱艺术的同志,怎么都闲不住。 不但闲不住,就算他……刚刚江山那话怎么说得来着,噢对了,就算他换了条跑道,也依然十分出色。 只可惜是,尽管自己非常喜欢江山的这部作品。 但,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他还真不敢贸贸然就给对方提出承诺。 “小江,”潘主编掂量了一下:“你看这样好不好,我先将你的作品拿去出版社给总编瞧瞧,等他回复我后,再来回复你。” “还真难为您替我想那么多,”江山招呼二位先喝口凉茶,解解渴。 自从入伏以来,江河在展销会上买得几只大瓷壶,就一直没断过水。 “小哥,” 纱门外的江川,高举着手里的绿色保温桶,满脸得意道:“再晚去一分钟,小卖部就关门了。” 江山呵呵一笑,把桶接了进来。 “来潘主编,吃根冰棍凉快一下。” “刚刚那个小姑娘就是你meimei?”潘主编张望了一眼背影:“准备换跑道的那位?” “对,《许国璋英语》就是给她准备的。” “要我说,你早该让她学英语了,有李老和你坐镇,还有什么拿不下的。” 一旁的李若诚转念一想,忍不住点了点头:“说得还真挺在理的。” 面对弥漫着寒气的保温桶,潘主编伸手挑了一只橘子味的冰棍:“您老来什么口味?” 江山直接替李若诚回答:“李叔不用,他看我们吃就行。” 潘主编:“嗯?” “嘁,”李若诚啧了江山一眼,然后端起凉茶抿了一口: “老三啊,你这次可真是动脑筋了,可我也在替你琢磨,这玩意究竟该怎么算稿费呢?” 潘主编嘴里的冰棍一顿:“对啊,这该怎么算?” 现如今还没到80年代,文化部还没来得及给文学爱好者们添砖加瓦。 按照目前的稿费制度,文学作者5至10元/千字,译作者3至8元/千字。 所以说整个出版界,还得属插画师的日子最好过。 当然,其它地区另当别论! 香江的稿费论字计算,不用凑千,有一个算一个。 所以,之前的查良镛总是在不断重复:剑好快,好快的剑。 湾湾最大气,按行结算稿费。 于是,古龙大大经常一字一行: 十八个大汉跳下墙, 咚, 咚, 咚, …… 一连18行咚,就如叮当作响的银两。 “这些都是后话,但肯定是不能按寻常的稿费算法了。” 江山一边搭话,一边嘣嘣咬着赤豆冰棍,干净利落的像在啃萝卜。 李若诚不得不羡慕:“还是年轻好啊,冷的硬的都不怕。” 夜色越沉,小院里的虫儿吵吵的越欢。 这一会的江妈,正打开自己的花手绢,一分一毛盘算着一天的花销。 毛票钢镚堆在手绢的中央,看上去很有些份量。 江河默默看了一眼,端起桌上剩下的一盘炸虾片:“这个我拿走了。” “够吃吗?”江妈头也没抬一下:“要不,我再去炸几片。” “不用,够了。” 新房得留着和新娘一块住,这一会的江河仍留在江山的屋里。 一盘炸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