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_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知道里面的弯弯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知道里面的弯弯绕 (第2/3页)

/br>
    “可什么只什么,”门外的黄永钰,赶紧走进了屋:“走走,把我们也一块带上。”

    “对,”邵伯林也跟着点头:“大不了,我们几个晚上就住这了。”

    “那敢情好,”江山求之不得:“麻烦樊同志前面领路了。”

    “你们先等等,”樊锦诗搂着儿子的肩膀:“我嘱咐孩子几句。”

    “对不起了小朋友,”江山从桌上的网兜里抽出一摞连环画:

    “这是叔叔给你选的几本书,看看喜不喜欢?”

    全都是美影厂新出的动画电影连环画。

    “还有这个,”张路拿起了山楂片:“一边看书一边吃,时间过得最快。”

    “嗯~”

    屋里的几位同时点头,都深有感触。

    “听见了吗?”樊锦诗觉得是个好主意:“mama一会就回来。”

    “好!”

    小民小朋友脆脆的答应了一句,笑得格外开心。

    前往石窟的路上,张路忍不住问了一句:“你平时上班的时候,孩子谁带?”

    “小时候绑在床上,现在孩子大一点,也不会乱跑了。”

    不然,又会被mama送去亲戚家待着。

    “就不能把他带在身边?”

    “我们去的很多地方太危险了,”樊锦诗远远的向上一指:“知道它是什么吗?”

    众人纷纷抬头。

    张路摇摇头,他上哪知道去。

    江山回了一句:“蜈蚣梯。”

    “你见过?”黄永钰没见过。

    “见过,但没爬过。”

    蜈蚣梯,顾名思义就是一根粗木的两旁,伸出了几根短木的独木梯。

    “很多洞窟都要靠它上去,”樊锦诗解释道:“我是最害怕爬蜈蚣梯的,怎么还可能带孩子上去。”

    “看着是不大稳固。”黄永钰想象的一下,然后直接摇头。

    “很多年前,老常带人爬进了一个高窟,准备撤回的时候才发现空窟口的蜈蚣梯倒了下去。

    洞窟距离地面实在太高,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就被困在了洞里。”

    “那怎么办?”张路着急道:“外面没人?”

    “你看看鸣沙山这一片有多少石窟,我们外出作业一走就是老远,谁知道会留在哪个石窟里。”

    “那赶紧喊人啊。”

    “除了我们,很少有人路过这里。”

    “后来是怎么解决的?”

    “没办法,等的越久心越慌,之后实在逼急了,其中一位同事就冒险沿着80度的陡崖爬上了崖顶……”

    “还好有惊无险。”邵伯林唏嘘道。

    在敦煌上个班,还练出了十八般武艺!

    “后来我们也有经验了,就把梯子拴在了洞口。”

    “所以说,人民的智慧都是给逼出来的。”

    “说得没错。”樊锦诗笑着点点头:

    “不过,你们要看的几座石窟都有台阶,大家小心一点。”

    就在一行人走上台阶的时候,远处的几位老干部们正好走出了休息室。

    这一会,一轮烈日渐渐偏西。

    顺着石阶向上,斜坡的一路密布着大小不一的石窟,

    灰暗的石窟里,透着诡异的诱惑。

    又踏上了几级台阶之后,樊锦诗忽然打开了手里的电筒:

    “到了,里面就是第85窟《鹿母夫人故事》。”

    随着手电筒灯光的指引,江山一行顺着看了过去。

    再低头看了下手里的照片:“原来就是这样啊!”

    当手里的图片变成实物展现在自己眼前时,江山忽然感觉一阵莫名的激动:“唐代的壁画?”

    “这一窟接近晚唐的画风,再往前就是这张,”樊锦诗指着另一只手里的照片:

    “61窟的《女供养人像》,它保存的更好些。”

    没几步的功夫,61窟到了。

    江山举起手里的照片:“还真是这!”

    一排头戴冠帽、身着红衣的女信徒,拱手站立。

    由于岁月风沙的侵蚀,眼框周围的颜料已经氧化成了黑色。

    在石窟灰暗幽静的氛围下,很有些冥-婚的排场。

    江山看得撇了撇嘴:“你平时一个人敢进窟?”

    “嗯?”樊锦诗没反应过来,然后笑了:“噢,这一窟其实还好。”

    “嗯,”黄永钰相信:“肯定还有比这更难看的。”

    “刚来时我也害怕,看惯就好了。”

    张路忍不住叹道:“每一窟壁画的内容,你都能记得?记性真好!”

    “其实没什么的,”樊锦诗的手电光束在壁画上缓缓移动:“待久了,闭着眼睛也能摸着。”

    继续向前继续走,这次的路长了一些。

    “到了,”手电筒的光束先一步入内:“莫高窟第2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