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亮一亮看家手艺 (第3/3页)
gcontent2'> 将耗资巨大的朝服和冠饰,完美的体现在了前期宣传剧照郑 前景为载入史册的帝后画像与定妆照对比,背景为传承至今的宋代名家书画。 一组组精美的剧照提前问世后,立刻引起了一众网民的热议和关注。 一时间,《清平乐》的播出版权费用,如坐了火箭般蹭蹭直上。 直到最后,被芒果台以单集640万元,全剧4.5亿人民币的惊价格一举拿下。 从而使江山的新媒体公司,也跟着收入了一笔可观的宣传服务费。 不过据这部电视剧的收视率,没能配得上它的单集收购价。 但,这就不是江山该cao的心了,他的任务只是为了抬高版权的售价。 至于收视率的高低,一概与他毫无瓜葛。 毕竟,芒果台又没请他去做宣广。 江山现在画得几页后冠图样,就是当年宣传画的最后定稿图。 直到现在,仍对它记忆犹新。 时不时亮一亮看家手艺,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虽然靠着大树好乘凉,但自己若没些本事,出局也是迟早的事。 很快,面包车们又向着莫高窟的方向驶去了。 城市的路边,停了不少运送救灾物资的大卡车。 和昨一样,江山一行所乘坐的面包车上,也载了不少蔬菜和日用品。 前阵子生活物资跟不上,有钱都买不着东西。 敦煌研究所那地界,就更不用提了。 现在虽依然不济,但宣传部也不是吃干饭的。 不然,也不敢张罗老干部们前来敦煌参观了。 车一路行驶的很顺利,到了莫高窟后,各位专家们立刻朝着自己的目的地四散而去。 “看来昨回去后都做功课了,”黄永钰微微一笑:“走吧江山,咱们也该出发了。” 再过几日,就该去剧团观摩《丝路花语》的歌舞剧了。 这两日,专家们必须把各自的工作准备起来。 舞蹈大师吴邦,拿着速写本就奔向了石窟。 戏剧大师曹禺也差不多,由常所长领着去研究各窟的连环画。 为日后的剧情需要,搜集资料。 江山看了张路一眼,对方立刻从包里拿出了三只手电筒。 黄永钰接过去一只:“这个准备的不错,自己想看哪就照哪。” “黄叔,”江山问道:“今咱们打哪看起?” “沈老师了算,”黄永钰看了眼表叔:“您今儿想看什么?” 站在莫高窟下的沈从文,抬头环视:“我想看看飞,听那张歌舞剧,就是按照飞的姿势排的舞。” “出发,”黄永钰大手一挥:“咱们一起向着飞前进。” “可是,”张路没挪窝:“这里好像到处都是飞,我们应该先看哪一窟?” “我记得昨的五百罗汉那有不少飞,”邵伯林的脖子都仰晕了:“可那一窟究竟在哪啊?” “还真是,密密麻麻这么多洞,一点印象都没了。” 几个人纷纷抬头上看,都是一副迷糊的模样。 “江山同志,” 忽然,远处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樊锦诗拿着一只手电筒,笑眯眯的走了过来:“你们今想看些什么?” 一见来者是她,大家都乐呵呵的笑了出来。 “樊同志,”江山笑道:“能领我们去看看飞吗?” “可以啊,”樊锦诗点点头:“不过,莫高窟现存飞4500多幅,几乎是窟窟有飞,你们想从哪里看起?” “这么多?” 江山转头看向沈从文,对方也是一脸懵。 “要不就从最多的石窟看起,”江山贪多:“最好还得是保存尚好的。” “我明白了,”樊锦诗立刻抬脚向前: “就北朝的428窟吧,那里的飞最多,姿势也不少,也是咱们这果体飞最多的一窟。” 话间,樊锦诗已经向前迈出了好几步。 “那咱们……”江山和张路同时拿出了相机:“就去瞧瞧吧。” “江,”沈从林赶紧嘱咐道: “我肯定是来不及画了,一会你多拍些照片,重点是穿衣服的那些,我主要看衣饰。” “好的,沈老。” “没穿衣服的也拍几张,”黄永钰想得比较全面:“老吴爱看,他是专门研究舞蹈姿势的。” “好的,黄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