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一章 给你找最好的配音班子 (第1/3页)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正文卷第二百一十一章给你找最好的配音班子虽然嘴上坚决否认,但江山知道胡啸肯定会帮一把古铮铮的。 “您准备怎么帮他?”江山很自然的问道。 “我准备先帮他安排一位……” 一不小心说顺嘴的胡啸,赶忙收住了话茬:“谁说我要帮他了?” 江山呵呵笑了起来:“您不帮谁帮?” “谁爱帮谁帮去,”胡啸两眼一瞪:“反正跟我没关系。” “何必呢,明明已经在帮他想招了,还不肯承认。” 胡啸沉默了一会:“燕京电视台那边的情况……你了解多少?” “我了解的也不多,”江山如实说道: “他们今年引进了一部连续剧叫《来自大西洋底的人》,是香江的邵氏影音帮忙译制配音的。 等《铁臂阿童木》的母带到了后,估计就要成立配音组了。” “嗯,”胡啸抿了口茅台:“《铁臂阿童木》不少集吧?还是挺锻炼人的。” “那边向你们借人了?” “那倒没有,”胡啸摇了摇头:“不过之前打过电话,想让我们帮着译制连续剧。” “被你给拒了?” “这不明摆着的事嘛,我自己还想找俩帮手呢,哪还能往外借!” “那古台的《姿三四郎》总得帮吧!” “唉,”胡啸苦笑了一下:“古铮铮那个老滑头,不但要我帮他配音,还想让我帮他成立译制组。” “其实也是好事,”江山安慰道:“等他们都有了自己的译制组,就不会来麻烦伱了。” 胡啸白了江山一眼:“可不是嘛,到那时我们厂也不吃香了。” “这是趋势,”江山一针见血的指出: “电视台的时代终将到来,谁都拦不住的。一但到了那时,引进的电视剧根本就不是一个译制组能忙得过来的。” “就是说,他们还得来找我。” “那是,您坐的可是头把交椅啊!” 至少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浦江译制厂的活是干不完的。 聊到这时,胡啸又看了眼喝得满脸通红的毕克。 此时的江山,也注意到了他的目光:“您老往那看什么呢?” 胡啸凑近了江山道:“我准备把毕克借给浦江电视台一段时间,《姿三四郎》那活就让他去干。” “他可是大将啊,您舍得?” “不然怎么办,”胡啸掰起了手指头:“从翻译,到编写翻译剧本……然后对口型、配音导演,我们厂能独立完成这套程序的没几个。” 除了导演杨白、剩下的也只有苏秀和毕克了。 其实,毕克在后期也撇下了《姿三四郎》,后几集的翻译剧本换成了苏秀去完成。 江山看了眼不远处的邱岳峰,小声问道:“邱老师呢,怎么不派他去,说起来咱们厂里最能吃苦的还要数他呀!” 听了江山的话后,胡啸也看了眼邱岳峰,压底嗓音轻轻说道: “老邱这段时间总是不在状态,今年评了几次先进工作者,我都给他报了上去,但上面……唯独把他的名字划掉了。” 江山听得一愣,想起了二嫂吕晓的话:“我听说译制厂大多数同志都得到平反了……” 胡啸知道他要问什么,于是点点头道:“就剩他一个了,估计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反正是越往后越难了。” 现在是79年的十月份。 年头时,邱岳峰因为混血的外型特征,在电影《珊瑚岛上的丝光》中扮演了一位外籍反派角色。 到现在,电影的拍摄工作已基本结束,只剩下后期的制作阶段。 等到明年开春时,邱岳峰会去问导演张红梅一句话:属于他的拍摄工作是不是已经完全结束了? 在得到肯定的答案后,于第二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外人总觉得邱岳峰的死是因为与妻子的一场争吵。 但在江山看来,是他已经看不见任何活下去的希望了。 江山默默看着眼前的邱岳峰,然后喃喃自语了起来:“还是得找点事给他做做。” “嗯?”胡啸一时没听清楚:“嘀嘀咕咕的说什么呢?” “还得找些他喜欢的事才行,”江山扣着桌面沉吟道:“邱老师好像也做过配音导演吧?” “当然做过,他还挺喜欢琢磨这一行的,所以厂里就没他干不了的活。” 江山抿嘴笑了一下:“包括做道具。” 胡啸哈哈一笑:“你不提这茬,我都忘了。” “您说,能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