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间有个老秀才(上) (第2/2页)
满怀激动的剑客光顾着回答问题了,等到阿良拍拍屁股走人,才发现自己那些个憋了无数年的小问题,一个都没来得及开口询问,比如阿良你剑术如今到底有多高了?在那座以一堵城墙抵挡下一座天下妖族攻势的地方,你有没有刻下一个属于你阿良的字?妖族之中,到底有没有那漂亮的尤物祸水,让你阿良都要心动? 到最后,男人只好这么安慰自己,天底下有几个人请过阿良喝酒呢? 一想到这个,已是成名剑修的男人,就挺开心了。 男人就要离开的时候,突然魏檗爽朗大笑道:“那我魏檗能够挨上阿良前辈一记竹刀,结果还没死,算不算了不起的壮举了?我才不管是不是阿良前辈手下留情。不行不行,咱俩下次有机会一定要喝酒,我好跟你详细说一下过程,那一战真是『荡』气回肠,来来去去几百个回合还不止啊……” 男人冷哼一声,身形轰然冲天而起。 魏檗伸手拍散那阵扬天而起的尘土,收敛笑意,望向如夜幕中一盏灯火的红烛镇,眼神温柔,怔怔无言。 昔年的神水国北岳正神,这一看,就是百年千年。 看着她一次次在冲澹江畔的那座水湾,呱呱坠地,风华正茂,白发苍苍。 他始终不愿承认,她终究早已不是她了。 大骊京城,高台之上失去阵法遮掩的白玉京,可谓劫后余生,仍旧屹立不倒。 但是在那道白虹破开天地屏障的同时,原本短暂打开禁制的京城阵法,恢复正常,而栾巨子和陆姓老人也几乎同时遮蔽了白玉京的景象,只留给潜伏在京城内那些别国谍子,类似惊鸿一瞥的震撼和惊艳。 栾巨子一屁股坐在高台台阶上,满是无奈。 陆姓老人是想要跳脚骂人,却如何也不敢,只是修身养『性』的本事全部不见,原地打转,气呼呼地嘀嘀咕咕:“祸从天降,难道真是大道无常?没理由啊,大骊运势在宝瓶洲独一无二,我陆家一家之学即占据阴阳家的半壁江山,我虽然不敢说学到十之八九的本事,可这么大一桩风波,怎么会算不准,算不到?!” 栾巨子叹了口气,疲惫不堪道:“因为那个阿良,来自最不受天道天机影响的剑气长城,之前又故意以外物遮蔽气象,莫说是你了,恐怕你们陆家的老祖宗,事先早早就竭尽全力,才有希望查探出一点端倪,所以今天此事,非战之过,你我不用太过自责。” 宋长镜单膝跪地,低头望着那具被一分为二的道家符箓傀儡,这个铁石心肠的男人破天荒流『露』出一丝悲伤,将那柄狭刀祥符『插』入脚边的地面,小心翼翼掬起一捧“水花”,收入身上那件流水袍的大袖之中。 宫城外的两具武将傀儡,是大骊宋氏称帝之时,某座道家大宗赠送的开国之礼,心智早已与常人无异。 两尊东宝瓶洲俗世最大的“门神”,代代守护宫城,若是每一代宋氏皇族,有人能够获得青睐,门神就会愿意庇护一生,在宋长镜这一代,就是他和哥哥宋正醇有此福缘,这在当初,被视为大骊将兴的祥瑞征兆,因为在这之前,两尊青甲武将已经两百年不曾相中一人。 宋集薪骤然间脸『色』雪白,怒吼道:“剑呢,我的剑呢!不是还剩下的六把飞剑吗!?为何一点也感知不到了?” 大骊皇帝脸『色』如常,只是眼神中的痛苦之『色』,清晰可见,浓郁至极,低声道:“我大骊最少最少二十年国运,毁于一旦。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古人说得真是不错,只留下一座空无一物的白玉京,没了十二把飞剑坐镇,短期之内,又有何用?然后又只留给我……” 这个有着气吞一洲志向的衮服男人,止住话头,不再继续说下去,缓缓抬起头,望向恢复正常再无异象的天空,“你还不如一刀砍掉我的头颅好了。” 他深呼吸一口气,转头下令道:“长镜,你去亲自坐镇城头,看看有没有鼠辈借机兴风作浪,一经发现,杀无赦。从这一刻起,你有监国之权。” 宋长镜问道:“如果是宋氏自己人,又该如何?” 大骊皇帝惨淡一笑,“以前是废人可以养,我宋正醇身为大骊国主,这点财力和气度还是有的,只是现在不一样了,他们自己找死,就让他们去死好了。” 宋长镜又问:“那么她?” 大骊皇帝平淡道:“我来亲手处置。” 宋长镜点点头,大步离去,杀气腾腾。 大骊京城之内,修行之人一律不得凌空飞掠,宫城之内,一律步行。 宋长镜虽然被准许破例,就像那位国师崔瀺一样,可是这位藩王终究是自幼在此长大的人,不愿意打破这点所剩不多的规矩。 大骊皇帝转身走到台阶那边,坐在名不副实的墨家巨子栾长野身边,那名高冠老人也颓然坐下。 两位老人几乎同时欲言又止的表情。 衮服男人笑道:“我知道,续命一事,已是奢望。毕竟这是阿良的手段,除非是十二境农家练气士出手救治,我才能延长寿命,不用现在这样扳着手指头,数自己还有几天可以活?” 两位老人约好一般点了点头。 男人自嘲道:“只剩下十年了,撑死了十五年的寿命,世间国运,从来都是此消彼长的规律,这么说来,恐怕让我艰难打下一个强势崛起的大隋,就差不多了,之后呢?好像都跟我无关了。大骊的南下,我大骊的马铁声,踩踏在观湖书院以南的土地上,我大骊的升龙旗帜将来在老龙城的南海之滨,猎猎作响,我都看不到了啊。” 男人闭上眼睛,双拳紧握捶在膝盖上,咬牙而笑,“问题在于这个决定我寿命长短的家伙,是飞升去了别处,有可能继续看着我们人间,甚至有可能重新回来,他不是死了,不是死了啊!” 所以大骊连报复的胆量,也不敢有。 这才是让这位大骊皇帝感到最憋屈的地方。 所以他才会说,为何不干脆一刀砍下自己的脑袋,一了百了,不用受这窝囊气。 大骊京城的城头,身形消瘦的青衫老人,始终仰头望着那个男人消失的天穹处。 不知何时,老人身边出现一位矮小却身材丰腴的宫装『妇』人,径直问道:“崔国师,这场无妄之灾,我该怎么办?” 老人甚至不愿收回视线,随口答道:“等死。” 『妇』人心中悚然,厉『色』道:“国师!你胡说什么?!” 有别于小镇少年的另一个崔瀺,扯了扯嘴角,“运气好的话,等个半死。” 『妇』人撕破脸皮,伸手指向这位功勋卓着的大骊国师,怒『色』道:“那你崔瀺能好到哪里去?!” 老人总算正视这位身份尊贵的大骊娘娘,笑道:“不好意思,我已经半死不活了。” 除了寥寥无几的存在,无人知晓,有个家伙在盘腿坐在天上看人间。 两座天下,对这个男人而言,只有一线之隔。 低头望去,无数光点密密麻麻攒聚在一起,脚下就像一条缓缓流动的璀璨银河。其中有的星光,骤然爆炸一闪而逝,有的愈发绚烂明亮,有的逐渐暗淡无光,有的死气沉沉,有的朝气勃勃,更有一些最为瞩目的大团亮点,选择龟缩原地不动,就像是一些个老乌龟王八蛋。 男人站起身,真的要动身离开了,嘿嘿笑道:“老头子,你说的果然没错,这就是人间,好看得很!” 他在心中对这座天下人间撂下的最后一句话,很有意思。 小子,一定要好好练剑啊,以后要跟我阿良一样猛,更猛的话……哈哈,就算了吧,难得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