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_第五百四十四章 舟中之人尽敌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四章 舟中之人尽敌国 (第5/7页)

,脚步不停,见着了一个陌生人,试探性问道:“两个他娘的?”

    那人笑着点头。

    汉子差点当场泪崩。

    好家伙,总算来了个同命相怜的难兄难弟。

    汉子稍稍放缓脚步,“不会杀我吧?”

    至于在这之前,好像没有见着此人的身影,汉子已经没那么多心气去多想了。

    那个不知为何,变成了青衫少年面容的云上城集市包袱斋,摇头道:“杀你能挣钱吗?哪怕能挣钱,我能争得过那些大人物?”

    汉子松了口气,不再言语。

    两人一起埋头狂奔。

    突然前方有人瞥见了那片白雾茫茫,惊骇万分道:“难道这就走到头了?!”

    白茫茫的边界云雾,如潮水迅猛退去。

    山峦起伏,便如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渐渐露出了真容。

    这座仙家府邸的版图,迅速广阔起来。

    桓云没有出手杀人的意思,说是先行一步,然后御风去了山上,寻找那两位沈震泽的嫡传弟子。

    孙清也没有,不过让武n三人,一起往南边去看看。

    白璧与詹晴,让高陵只管放开手脚杀人,至于那位芙蕖国皇家供奉,则被白璧喊到了身边。

    高陵竟是直接摘掉了那副甘露甲,藏在袖中,挑了一把主人已死的长刀,握在手中,飞奔离去。

    白雾当中,高大老人已经收起那本书,站在原地,却与白雾一起身形倒滑出去,故而始终如蛟龙隐匿于云海当中,老者双手负后,微笑道:“若是地盘太小,怕你们死得太快,会少看许多场好戏。”

    半旬过后,他还会有几条极有意思的新规矩,昭告众人。

    例如即刻起,杀人最多之人,可以成为最后五人当中的第二位仙府嫡传。

    那你桓云,孙清,两个暂时还不愿大开杀戒的好心肠修士,还要不要杀人?

    要不要一杀就是杀了个酣畅淋漓,百无禁忌?

    老人转头望向一位早早躲在界线上、挖坑埋了自己的佩刀年轻人,说道:“顺便看看你小子,有无运气和那道缘,成为我的开山大弟子了。”

    那个芒鞋竹杖白衣飘飘的狄元封,发现边界形势变幻之后,骂了一句娘,不得已,只好破土而出,都来不及抖搂满身尘土,继续撒腿狂奔向深山。

    随后黄师突然停步,改变路线,来到土坑处蹲下身,捻起土壤,抬头望向远处一粒芥子大小的逝去身影,笑了笑。

    杀那黑袍老者陈道友,兴许会有些风险,杀你五境武夫狄元封,可真不难。

    山脚五人,各自吩咐下去,便一起登山,约好了一起在山巅碰头,然后共同寻找云上城男女修士之外的其余四人。

    先找到,再决定要不要杀。

    在深山老林当中,陈平安带着那个名叫金山的汉子,一起逃命。

    别处路线上,高陵出刀凌厉万分,只要被他追上,一刀下去,往往就是尸首分离的下场。

    由于要照顾书生怀潜的脚力,武n和柳瑰宝行走不快。

    倒是那野修和武夫手底下的两拨人,已经主动聚拢起来,合力追杀那些落单的逃跑之人,十分起劲。

    桓云让那两个束手待毙的年轻男女,无需担忧性命,可以待在原地,也可以继续寻宝。

    然后桓云发现了那个躲藏起来的龙门境供奉,老真人却假装没有发现,继续御风登山。

    山顶白玉广场上,道观废墟,那些碧绿琉璃瓦,以及蕴含水运精华的地面青砖,让水龙宗出身的白璧,震撼不已。

    只是白璧同时又苦笑不已,这座金山银山,就在脚边,可她都不敢多拿,只是挖出了一块青砖,握在手中,默默汲取水运精华,添补大战之后的气府灵气亏空。

    然后六人在桓云的带领下,很快找到了那位十分识趣的孙道人。

    关于此人性命留与不留,三对三,僵持不下。

    孙道人瘫坐在地,认命了。

    最后还是那位老武夫开了个玩笑,让道人随手丢出一颗神仙钱,看看正反,正则生,反则死。

    不过与此同时,老武夫与其余五人偷偷言语,若是这家伙敢以灵气驾驭神仙钱,他便要出手杀人了。

    孙道人运气极好,不但没有抖搂小聪明,还将那颗从台阶上丢下滚落在地的神仙钱,抛出了个正面。

    六人便让他自己主动将两只包裹送去山巅道观,然后就可以随便逛荡。

    孙道人眼神痴呆,甚至都忘了高兴。

    白璧以心声说道:“那个得宝最多的黑袍老者,若是半旬过后,还在榜首,我们就算挖地三尺,也要先将其找出,合力杀之!”

    这一次就连桓云和孙清都没有异议。

    六人离去之后,孙道人背着那大小两只包裹,一边登山,一边抹眼泪。

    路过那棵绿竹的时候,竟是有些想念那位陈道友了。

    而那位陈道友,在确定身后暂时无人后,便跃上了一颗参天古木的粗壮高枝上,远眺四方。

    那汉子根本就没敢上去,害怕无缘无故就挨了某人的一记攻伐术法。

    陈平安低头望去,对那人说道:“只能送你到这里了,一直跟我待在一起,只会害了你。记得用好那两张隐匿符,张贴在身便可,寻一处觉得安稳的僻静地方,然后不要有太多走动。”

    不等那汉子出言挽留,陈平安已经一掠而去,转瞬即逝。

    汉子神色仓皇,不曾想从高处飘落下来五张符,竟是攻伐三符各一张,还有两张不知根脚的符。

    汉子死死攥紧那五张符,蓦然嚎啕大哭起来,但是很快就止住哭声,继续悄悄赶路。

    陈平安在远处寻了一处视野开阔的山峰之巅,贴有驮碑符,寂然不动,环顾四周。

    这趟访山寻宝,一波三折。

    有不少认识的人,除了名叫金山的野修,还有那位帮着自己包袱斋开门大吉的老先生。

    还有一起在桃花渡茶肆喝过茶,彩雀府的掌律祖师,女修武n。

    其实对他们双方的印象都不差。

    但是接下去,就不好说了。

    因为早先是什么秉性品行,是什么身份修为,无论是世人眼中的好人坏人,无论做什么,都不会让旁人觉得奇怪,哪怕是被杀之人,可能都唯有悲愤、怨怼和仇恨,唯独没有太多的意外。

    陈平安怔怔出神。

    为什么,人心如此经不起推敲?

    可真正让陈平安感到别扭的,不是别人的人心,正是自己的。

    既然有此念想,便是自己有此心思。

    如今陈平安到了北俱芦洲之后,一直在修行,尝试着成为一位山上的修道之人,尤其是一直在默默修心。

    陈平安突然想起了一句道家典籍上的言语。

    在那之后,某位著书立传的兵家圣贤,又有自己独到见解的阐述和延伸。

    两句话,都被陈平安以刻刀刻在了竹简之上。

    后者是那句,舟中之人,尽为敌国。

    是提醒世俗王朝的君王,国事重修德,山河之险,并非真正的屏障。

    而道家那番话,只说字面意思,要更大一些。

    而且陈平安觉得当下自己在内,所有人的处境,便无比契合此说。

    “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陈平安忍不住去想,当下置身这座凶险万分的小天地,或是哪怕身处规矩庇护的浩然天下,是不是看似大有不同,其实又是本质相同?

    舟壑潜移,谁也不知。

    陈平安突然有些明白,道家追求的清净境,到底有多难得。

    便如虚舟蹈虚,前无人后无人,左右亦无人,也无规矩束缚,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