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八章 有事当如何 (第3/4页)
点良心话啦?这猿啼山剑修,好大的架子,好大的威风,就容不得外人说上半句公道话?” 陈平安喝着酒,望向楼外的大渎流水,好似一位千古无言的哑巴老者。 又有人直接拍案而起,“世间哪有如此不堪的剑仙,你们这些嚼舌头的,难道都不用脑子?还是觉得换成自己与顾佑前辈厮杀,便能稳赢了?” 有人立即针锋相对,将手中酒杯重重拍在桌上,大笑道:“哈哈,怎的,老子不是剑仙,就说不得半个道理了?那咱们北俱芦洲,除了那一小撮人,是不是全得闭嘴?天底下还有这样的事情?难不成道理也有铺子,是猿啼山开的,世间只此一家?” 陈平安笑了笑。 好像确实很有道理。 为嵇岳和猿啼山打抱不平的少数修士,都憋屈得不行。 更多的人,则十分快意,许多人高声与酒楼多要了几壶三更酒,还有人痛饮醇酒之后,直接将没有揭开泥封的酒壶,抛出酒楼,说可惜此生没能遇到那位顾前辈,没能亲眼目睹那场玉玺江死战,哪怕自己是瞧不起山下武夫的修道之人,也该向武夫顾佑遥祭一壶酒了。 与陈平安同桌三人,只是窃窃私语。 那女子轻声问道:“魏岐,那猿啼山修士行事,当真很蛮横吗?为何如此犯众怒?” 名为魏岐的年轻男子摇头笑道:“其实还好,剑修山头,哪个没点脾气,不过猿啼山比起北边的那座太徽剑宗,口碑是要差一些。” 那老者淡然道:“骂那武夫顾佑,能有什么意思,身为修道之人,骂大剑仙,反过来敬重武夫,才显得出风采。” 女子好奇问道:“骂得最凶的那几个修士,是不是跟猿啼山有仇啊?” 魏岐摇头笑道:“真要结仇,听闻嵇岳死讯,不会在外边流露出来的。心中怀有怨怼,而且会诉诸于口之人,永远不是结下死仇的,而是那些半生不熟的关系,这些人说话,往往最能蛊惑一旁看客的人心。市井坊间,官场士林,江湖山上,不都一样,看多了听多了,其实就是那么回事。” 陈平安看了眼那个魏岐,还有那个欲言又止的年轻女子,便以心声提醒道:“修士耳尖,公子慎言。” 魏岐笑着点头,主动向那位青衫客举起酒碗,以心湖涟漪答道:“理该如此,只管饮酒,不谈是非。” 陈平安微微讶异。 竟是一位境界不低的练气士? 陈平安先前还真没能看出来。 不过其实魏岐心中也有不小的震惊,眼前这位貌似四五境纯粹武夫的背剑游侠,原来也是练气士。 酒楼大堂,几位意气相投的陌路人,都是大骂猿啼山和嵇岳的爽快人,人人高高举起酒碗,相互敬酒。 陈平安甚至能够看出他们眼中的真挚,饮酒时脸上的神采飞扬,并非作伪,这才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陈平安对他们,没有任何意见,人生在世,不合己意,大声道出,少有真正的伤天害理,说完之后,过去也就过去,有了下一场热闹,又是一番可以佐酒的豪言壮语。 陈平安留心的是另外一些人,说话更为滴水不漏,道理没那么极端,透着一股善解人意,更像道理。 世人言语之间,仿佛既有圣贤神灵夜游,也有百鬼白日横行。 山野大妖,行人听说便退让,便也无妨。 河中水鬼多妖娆,摇曳生姿,悄然拽人下水。 二楼那边,也在闲聊山上事。只是相对大堂这边的较劲,二楼只是各聊各的,并未刻意压制身影,陈平安便听到有人在聊齐景龙的闭关,以及猜测到底是哪三位剑仙会问剑太徽剑宗,聊黄希与绣娘的那场砥砺山之战,也聊那座崛起迅猛的清凉宗,以及那位扬言已经有了道侣的年轻女子宗主。 三楼那边,陈平安听到有人在聊买卖,口气很大,嗓音却小,动辄哪笔买卖有了几千颗雪花钱的盈亏。 四楼的言谈,就听不真切了,而且多有术法禁制,陈平安自然不会擅自窥探,耳力所及,能听多少是多少。 依稀听说有人在谈论宝瓶洲的大势,聊到了北岳与魏檗。更多还是在谈论皑皑洲与中土神洲,例如会猜测大端王朝的年轻武夫曹慈,如今到底有无跻身金身境,又会在什么岁数跻身武道止境。 至于顶层的五楼,唯有时不时响起轻微的酒杯酒碗磕碰。 陈平安慢慢悠悠,喝过了一壶加一碗的三更酒,就起身去柜台那边结账,独自离开酒楼。 期间不忘与那三人点头致意,魏岐也笑着还了一礼,轻轻举起酒杯。 陈平安行走在大渎之中的长桥上,远处有一支豪奢车驾蓦然闯入眼帘,浩浩荡荡行驶于水脉大道之中,俨然权贵门庭出门郊游,有紫袍玉带的老者手捧玉笏,也有银甲神人手持铁枪,又有白衣神女顾盼之间,眼眸竟然真有那两缕光彩流溢而出,经久不散。 这些存在,就是稗官野史记载的那些水仙水怪了,久居龙府,负责掌管一地的风调雨顺。 龙宫洞天的入口,就在五十里之外的长桥某处。 龙宫洞天是一处货真价实的龙宫遗址。 按照碑文记录,此地确有上古水仙居住,蛟龙盘踞。 比起当年那条蛟龙后裔杂处的蛟龙沟,这座龙府就像一座山上府邸,蛟龙沟则是一座江湖门派。 陈平安看到了一座城头轮廓,走近之后,便看到了城楼悬挂“济渎避暑”金字匾额。 最大的这块匾额之下,层层叠叠,又有十数块大家手笔的匾额。 既有符胆灵光千百年不散的符箓仙人手笔,也有蕴藉充沛剑意的剑仙手段。 大概是需要掏出一颗小暑钱的缘故,城门比不得桥头那边的人头攒动。 龙宫洞天这类被宗门经营千百年的小洞天,是没有机缘留予后人尤其是外人的,因为即便出现了一件应运而生的天材地宝,都会被水龙宗早早盯上,不容外人染指。便是水龙宗这条地头蛇,压不住某些过江龙大修士的觊觎,好歹还有云霄宫杨氏的雷法,浮萍剑湖的飞剑,帮着震慑人心。 龙宫洞天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桩压胜物失窃的天大风波,最终便是被三家合力找寻回来,窃贼的身份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是一位声名显赫的剑仙,此人以水龙宗杂役身份,在洞天之中隐姓埋名了数十年之久,可还是没能得逞,那件水运至宝没捂热,就只得交还出来,在三座宗门老祖师的追杀之下,侥幸不死,逃亡到了皑皑洲,成了财神爷刘氏的供奉,至今还不敢返回北俱芦洲。 陈平安刚打算交出一颗小暑钱,不曾想便有人轻声劝阻道:“能省就省,无需掏钱。” 陈平安转过头,十分惊喜,却没有喊出对方的名字。 不过眼神当中,皆是无法掩饰的喜悦。 竟然是本该待在狮子峰修行的李柳。 当年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