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五十章 可惜下雨不下钱 (第5/6页)
先寄信给我,我会自己跑来道贺。” 白璧笑着点头,向这位道门老真人打了个稽首,“大恩不言谢。” 桓云有些感慨,还了一礼,“修行不易,你我共勉。” 成为金丹客,便是我辈人。 桓云只要还不是那元婴修士,那么无论年龄如何悬殊,其实与这位年纪轻轻的水龙宗嫡传,就是同辈道友。 白璧没有刻意殷勤,只是目送老真人走下桥头,就此离去。 不过这位年轻金丹地仙的感激之情,发自肺腑。 她其实在返回水龙宗之后,就有些后悔,没有早早与桓云商议收尾一事,哪怕需要她拿出一份重礼,白璧都不会有任何犹豫。免得南宗那边借此机会,醉翁之意不在酒,打压她白璧在水龙宗的前程不说,还要连累宗主师父。 例如那野修出身的武灵亭,是水龙宗供奉,其实更是北宗供奉,差点因为此事而将祖师堂那张椅子搬到对面去。 师父也恼火不已。 所幸柳暗花明又一村。 白璧怎么都没有想到,在双方没有任何交易的前提下,桓云会愿意为她说了那番公道话,不但雪中送炭,帮助自己在宗门这边洗清了所有嫌疑,还为自己锦上添花,使得她在那处遗址历练过程当中,成了一位行事谨慎、老成持重之人,该说的,无论真假,桓云在水龙宗祖师堂的掌律祖师那边,都说了,不该说的,老真人一字未提。 以至于白璧从如释重负的师父那边,听闻此事后,都有些震惊,一脸的匪夷所思。 孙结当时什么都没有多说,只让弟子白璧好好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山上善缘。 事后听闻桓云已是云上城挂名供奉后,孙结又不得不提醒阅历不够的白璧,有机会的话,可以不露痕迹地回去一趟芙蕖国,再“顺便”去趟云上城,好歹那城主沈震泽也是一位金丹地仙。 白璧一一记下。 所以这次盛情邀请在北亭国游历山水的桓云,来水龙宗做客。 桓云得知她尚未在岛屿开府后,就更讲究了,老真人推说自己在外边逗留已久,需要立即赶回山头。 于是就有了后边两位金丹地仙在桥头的那番对话。 这些都是师父和传道人都教不了、也不会刻意传授的为人功夫、处世本领。 白璧独自站在桥头,感触颇多。 以前总是痴迷于那句山上的金科玉律:放不下世间事,当不成山上人。 如今看来,山上修道,身边四周,高高低低,山上各处,不也还有那么多的修道之人?大概所谓的放下不管,原来不是那全不计较、我行我素的偷懒捷径。 李源趴在桥上栏杆,离着桥头还有百余里路程,却可以清晰望见那位年轻金丹女修的背影,觉得她的资质其实不错。 李源听到背后有人大声喊道:“小兔崽子!” 李源转过头去,那汉子笑着抛过一只酒壶,“这壶三更酒,可是老子自己掏腰包买下来的,以后他娘的别在酒楼里边鬼哭狼嚎,一个大老爷们,也不嫌磕碜!” 李源笑眯眯抱住酒壶,低头弯腰,高声道:“谢这位大爷,大爷慢走。” 那汉子愣了一下,笑骂了几句,大步离开。 李源边走边喝着酒,心情好转几分。 那桓云没有乘坐渡船或是御风远游,而是沿着那条济渎大水缓缓而行。 在那云上城,曾经与一位年轻人走扪心路。 对方说了些看似空泛的大道理。 说那有些学问,是水脉,缓缓流转,帮人顺势而为,走得稳。 也说有些学问,是山根,世事无常,本心纹丝不动,立得定。 两者都是好学问,可世事难在双方要经常打架,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甚至就那么自己打死自己。 桓云是听得进去的,因为在那场一波三折的访山寻宝当中,这位老真人自己就吃够了这场架的大苦头。 他桓云是不是好人,当然是,不止是别人如此公认,他桓云内心一向自认还算好人。 不然他就不会走那么一遭云上城,为此生元婴无望的沈震泽,帮忙吆喝助威,最后还要答应为徐杏酒、赵青纨护道。 好人会不会犯错?当然会,先是重宝摆在眼前,最后还要加上一辈子积攒下来的名声,他桓云其实已经违背良知和本心,干脆就要杀人夺宝,顾全清誉,铸就大错。 很多时候,好像只是相差那么一口气,便会造就出天壤之别的是非对错,善恶之分。 夜幕之中,天高月明。 桓云深呼吸一口气,只觉得心旷神怡。 就是不知道那位年轻剑仙,如此豁达,会不会一样有那难以逾越的心关? 若是真有,岂不是天堑鸿沟? 桓云只能希望那人可以过水架桥,上山铺路,风雨无忧吧。 ———— 临近水龙宗的某处僻静地方。 一位老道人伸手搀扶住身边的年轻道士。 背剑的年轻道士,摇摇欲坠,然后满脸笑意,兴高采烈道:“师父,咋个我今儿半点不想吐了?” 老道人一本正经道:“肯定是那修为见长,这要是回了趴地峰,你那些师兄们肯定要好好夸你几句。” 年轻道士一脸怀疑,“师父你说句真心话。” 老道人这才说道:“师父毕竟交友广泛,这一路虽然走得快,依旧难免走走停停,就数这次距离最近。” 年轻道人埋怨道:“师父你这么不会说话,怪不得那些山上朋友,每次见了师父你老人家登门,一个个都从来不乐意请你上山坐一坐。我可看得真切,他们与师父聊天的时候,也都客气得不像朋友,师父,以后你下山还这样,真不成的。” 火龙真人点头道:“交朋友这种事情上,师父是不太擅长。” 张山峰看了眼师父,没说话。 老真人只得再次点头,“修行一事,也不太凑合。” 张山峰笑道:“没事,师父道法不高,弟子也好不到哪里去。” 张山峰摇头张望,又笑道:“师父,水龙宗这么大一个仙家,没有朋友了吧?” 只有此处,因为是此行的目的地,所以师父明确提及过名字,说他的朋友陈平安最近应该就在附近。至于其余师徒二人停留过的高山湖泽,仙家府邸,张山峰反正都不认得。 火龙真人愣了一下,笑着点头。 于是以心声告知那位水龙宗宗主孙结,不用露面了,返回祖师堂便是。 不讲礼数? 贫道站在这儿,礼数还不够大吗? ———— 陈平安进了屋子,开始翻看密信。 朱敛在信上先提及了魏檗破境一事,成了宝瓶洲历史上第一位上五境山神。 大骊王朝皇帝宋和亲临龙泉郡,光是六部尚书就来了礼、刑两位,一起登上披云山为魏檗道贺,不但如此,大骊朝廷还取出了一件皇库珍藏的“亲水”半仙兵,赠予披云山,作为锦上添花的压胜之物,如此一来,哪怕是一尊山岳正神,魏檗也能够更加轻松掌控辖境水运,甚至可以随便镇压大骊北岳地界所有最高品秩的江水正神,由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