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七十七章 观战剑仙何其多 (第4/5页)
上,都认为资质应该稍逊李抟景、魏晋两位前辈,只不过大道机缘太好,未来最终成就,兴许比那魏晋还要更高,至于风雷园上任园主李抟景,既然已经兵解离世,毕竟万事皆休。 左右始终没有睁眼,神色淡漠道:“没什么好看的,一时争胜,毫无意义。” 魏晋知道这位左前辈的脾气,所以言语不太忌讳,笑道:“这真不像是一位大师兄对小师弟的该有态度。” 左右摇头道:“我从来没有承认过这件事。何况按照道统文脉的规矩,没挂祖师像,没敬过香磕过头,他本来就不算我的小师弟。” 魏晋就不再多说什么。 左前辈,本就是个不爱说话的,好像让他说一句话,比出剑对敌,还要吃力。 左右和魏晋,两位剑仙,一位来自中土神洲,一位来自宝瓶洲,而且左右已经远离人间视野,如同孤魂野鬼在广袤大海之上漂泊不定,足足百余年光阴,两人原本八竿子打不着,除了都认识阿良,以及陈平安。 左右对魏晋的剑术和品性,都比较顺眼,这个曾经受过阿良不小恩惠的年轻人魏晋,算是剑气长城这边众多剑修当中,左右所剩不多愿意多说几句话的存在。 不过魏晋只是跻身玉璞境没多久的剑仙,反观百年之前便已经享誉天下的左右,魏晋称呼一声左前辈,很实在。 魏晋有些感慨。 每一位剑修,心目中都会有一位最仰慕的剑仙。 例如风雪庙神仙台,他那个修为不高却会让魏晋敬重一辈子的师父,就一直很仰慕以一人之力压制正阳山的李抟景,生前的最大愿望,就是有机会向李抟景询问剑道,哪怕李抟景只说一个字,就算此生无憾。可惜师父脸皮薄,修为低,始终无法达成心愿,等到魏晋浪荡江湖,偶遇那个头戴斗笠的“刀客”,闭关破境,再想要以剑仙之姿、以师父之弟子身份,问剑风雷园,李抟景却已经逝世。 对于魏晋来说,自己的人生,总是如此,不求的,兴许会满满当当来,苦求的,稍纵即逝,愈行愈远。 所幸到了剑气长城,魏晋心境,为之一阔。 这里有已在剑气长城独居万年的老大剑仙,有那些来自北俱芦洲慷慨赴死的同道中人,当然也有已至剑术巅峰、仿佛高出浩然天下剑修一大截的前辈左右。 先前那场战事,左右一人仗剑,深入妖族大军腹地,以一身剑气随意开道,根本无需出剑,法宝近身,自行化为齑粉。 直到遇到那头一眼挑中的大妖,左右才正儿八经开打。 那场神仙打架,殃及池鱼无数,反正方圆百里之内都是妖族。 丰采绝伦。 只此一战,便让左右成为最受剑气长城本土剑修欢迎的外乡人。 大战落幕后,左右独自坐在城头上饮酒,老大剑仙陈清都露面后,说了一句话,“剑术高,还不够。” 哪怕是面对这位被阿良敬称为老大剑仙的定海神针,左右也只回答了一句话,“那就是剑术还不够高。” 当时陈清都双手负后,转身而走,摇头笑道:“那个最知变通的老秀才,怎么教出你这么个学生。” 左右懒得说话。 原因很简单,打不过这个老人。 不然他就要用剑说话了,好让这位辈分最高的万年刑徒,提及自己先生,一定要客气些。 魏晋低头凝视着摊开的手掌,笑道:“第一场,陈平安赢了,很轻松,对手是一位龙门境剑修。” 左右沉默片刻,依旧没有睁眼,只是皱眉道:“龙门境剑修?” 魏晋以为左前辈是嫌弃陈平安的对手境界太低,说道:“第二场,就是位年轻金丹了。” 不料左右愈发皱眉,“才十年?十年有了吗?就可以打龙门境剑修了?” 魏晋的心情,有些复杂。 左前辈是不是对自己的那位小师弟,太没有信心了? 魏晋很快记起一事,左前辈好像在文圣门下求学之时,境界确实不高,而且也非先天剑胚。 左右淡然道:“你不用跟我说那战况了。” 魏晋便只是自己掌观山河。 左右继续以整座剑气长城的昂然剑意,砥砺自身剑意。 年轻时候,不用心读书,分心在习武练剑这些事上,不是什么好事。 经历事情多了,再转头去读书,便很难吃进一些朴素的道理了。 满脑子都想着如何与这个世道融洽相处,挑三拣四,为我所用之学问,能解燃眉之急之学问,才被认为是好学问,这样的学问,知道再多,对于寻常人,自然还是不小的裨益,毕竟是个人,都得有那吾心安处,可对于自己先生之学生,尤其是还是那关门弟子……就意义不大了。 魏晋沉默许久,看过了第二场架后,察觉到身边左右的细微异样,忍不住问道:“左前辈既然还有牵挂,为何见他一面都不肯?” 左右皱眉道:“我说了,我不认为他是我的小师弟。” 那个年轻人,可以是自己先生的弟子,可以是齐静春的师弟,即便如此,也不意味着就是他左右心中的小师弟。 不然他左右,为何自称大师兄,视公认的文圣首徒崔瀺如无物? 退一步万说,天底下有那光顾着与小媳妇卿卿我我、就将大师兄晾在一边的小师弟? 我不把你当小师弟,是你小子就敢不把我当大师兄的理由吗? 魏晋安安静静远观战事。 左右突然睁开眼睛,眯起眼,举目远眺城池那条大街。 魏晋忍住笑,不说话。 这一刻,刚好是那位齐家子弟拔剑出鞘。 左右很快就闭上眼睛。 魏晋会心一笑。 文圣一脉,最讲道理。 ———— 剑气长城别处,隐官大人御风落在城头之下,一个蹦跳,踩在墙体上,向上而走。 脚步看似不快,但是瞬间就到了城头上,驻守附近地带的一位北俱芦洲年迈剑仙,抱拳行礼。 隐官大人点点头,站在北边城头上,跨出一大步,就来到了靠近南边的城头,伸手抓住自己的两根羊角辫,往上提了提,摇摇晃晃,缓缓升空。 然后她一个皱眉,不情不愿,一个转身御风,如箭矢激射向脚下的某处城头,她头顶整座厚重云海都被轰然驱散,刹那之间,她就出现在一座茅屋旁边,“干嘛?我又没喝酒!” 一位老人双手负后,微笑道:“跟你商量点事。” 隐官说道:“没喝酒,最近没力气打架,我不去南边。” 老人笑道:“这么顽劣调皮,以后真不打算嫁人了?” 身穿一袭宽松黑袍的隐官大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