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一任隐官 (第5/5页)
场景,能够最大程度让几乎所有的剑仙,本命神通叠加到最大,是不是既让人眼前一亮,又让你我糟心不已?” 仰止脸色阴沉,冷笑道:“心知必死,负隅顽抗。” 黄鸾观战片刻之后,哀叹道:“收拢战线,剑修齐齐往回撤剑三里路?这还是我听说的那个剑气长城吗?” 仰止奇怪道:“既然麻烦,你还看着?” 黄鸾笑道:“先让军帐里边那些个年轻家伙,多磨练磨练,本来就是演武给后边看的,何况我也没觉得这处战场,会输太惨。以后想要与浩然天下僵持,不能只靠我们几个出力吧。” 仰止转头望向一处,在极远处,那是一座更大的战阵,尚未赶赴战场。 皆是蛮荒天下的本土剑修! 剑修的命再金贵,也不能只养着,当那摆设。 能够向剑气长城问剑,以剑气长城作为磨剑石,以此洗剑,然后活下来,才算真正的剑修。 ———— 剑气长城那边,临时拼凑出来了一座极为古怪的小山头,十余人,约莫半数是外乡人。 是以隐官一脉最新剑修的身份,聚拢而来,这也是隐官一脉在历史上,首次招徕外乡剑修。 至于督战官、记录官职责,依旧交由以往隐官一脉的旧剑修和儒家门生,但是前者的隐官一脉身份,都已经失去。 负责将这些人聚拢在一起后,陆芝就迅速离开,只是留下了两幅道家圣人送来的画卷。 两幅极大的画卷,被陆芝摊放在走马道之上,一幅画卷之上,正是剑气洪流与那宝物江河对撞的场景。 另外一幅,是在此处战场的更南边,蛮荒天下第一线的妖族军阵分布,画面相对模糊不清,但是越往北方,越纤毫毕现,好像有一道被天时地利分割开来的分水岭。 陆芝只说所有人暂时不用负责出剑杀敌了,都算是隐官一脉,除此之外这位战力卓绝的女子大剑仙,就不再多说半句。 绝大多数剑修都有些面面相觑。 一来很多人相互间根本不认识,二来一头雾水,不知道到底是要做什么。 米裕是最尴尬的一个,因为就只有他是上五境剑修。 总不能就这么大眼瞪小眼,境界最高的米裕说道:“大家先自我介绍吧。我叫米裕,玉璞境。” 一位姿容俊美的白衣少年微笑道:“林君璧,中土神洲,刚刚跻身龙门境。” 不断有人开口言语。 “皑皑洲邓凉,元婴境。” “扶摇洲宋高元,金丹境。” “流霞洲曹衮,龙门境。” “金甲洲玄参,金丹境。” 除此之外,剑气长城这边,还有庞元济,董不得,司徒蔚然,顾见龙,王忻水,郭竹酒。 以及陈平安。 最开心的,是那郭竹酒,因为她的师父也在。 她蹲在师父身边,一大一小都笼袖,一看就是自家人。 而最提心吊胆的,当然是那个顾见龙。 当她的师父自报名号、境界后,郭竹酒就开始使劲拍掌。 “陈平安,下五境。” 陈平安转头对自己的弟子笑道:“稳重。” 郭竹酒使劲点头。 林君璧说道:“当下这拨妖族畜生哪怕撤退了,肯定还有一大拨剑修要与我们问剑,估计这就是我们聚拢在此的理由,尽量多想一些对方的可能性,以及我们的应对之策。战事极为吃紧,除了米剑仙之外,我们境界都不算高,所以我们的职责,其实就是查漏补缺,大忙注定帮不上,可如果我们集思广益,帮点小忙,应该可以。” 在林君璧言语期间,陈平安盘腿坐在画卷边缘,手持折扇,轻轻敲打手心,凝视着画卷战场。 林君璧望向米裕,这位其实浑身别扭的剑仙笑着点头。 米裕半点不比那顾见龙自在。 林君璧然后就望向了那个二掌柜。 陈平安头也没抬,笑道:“能者多劳,君璧只管发号施令。” 林君璧也有些不太适应。 只不过也没有如何扭捏,事分轻重缓急,林君璧此时此刻,如同跻身棋盘之侧,是与那整座蛮荒天下对弈,能帮着剑气长城多赢一丝一毫,就是帮助自己和邵元王朝赢得无数! 所以林君璧毫不犹豫,略作思量过后,就开始安排任务给所有人。 让那庞元济与董不得,负责统计、归类己方剑仙的所有本命飞剑、神通,司徒蔚然和邓凉负责记录敌方修士的半仙兵、关键法宝,让玄参、宋高元时时刻刻记录双方飞剑、法宝的各自损耗、此消彼长,曹衮、王忻水负责留心妖族修士的战阵变化,若是还能分心,就寻找一些隐匿修为的敌方大修士…… 陈平安望向顾见龙,打招呼道:“顾兄,这么巧,人生何处不相逢。” 那顾见龙屁颠屁颠跑到陈平安身边蹲下,一身正气道:“开什么玩笑,哪敢让二掌柜喊我一声顾兄,喊我小顾!” 城头走马道这边,最终出现了一张张矮脚案几,人人盘腿而坐,其中米祜需要抄录在他那边归总一次的文档,再交给郭竹酒分发出去,以便人人传阅、互通消息。 至于一些至关重要的情报,反正相互间离着都不远,大可以直接开口说话。 唯独陈平安,没有太实质性的任务。 道理很简单,陆芝在派人送来案几和笔墨纸张之后,说了一句话。 “从这一刻起,陈平安就是剑气长城的新一任隐官大人。” 米祜颇为无奈。 庞元济如释重负。只要不是自己继任隐官,任何人都无所谓,是这二掌柜,更是最好不过。 林君璧神色复杂,一闪而逝。心中猜测愈发笃定,如今剑仙出剑变阵极多,正是此人的建言。 顾见龙则昧着良心,面带微笑。 郭竹酒一个人拍掌,就有那掌声如雷的声势。 而那位剑气长城历史上年纪最轻、境界最低的隐官大人,起身接过那块象征着隐官身份的古老玉牌后,抖了抖袖子,重新落座,将那玉牌挂在腰间,与那养剑葫一左一右。书案之上,除了笔墨,还有一摞摞等待落笔的空白账本,以及那把合拢搁放的玉竹折扇。 陈平安双手十指交错,看着极为熟悉的桌上布置,微微一笑,感觉极好,好似没有祭出本命飞剑,便已经坐镇小天地了。 什么新一任隐官大人。 无非是从一个童叟无欺的包袱斋,变成了更加在行的账房先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