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_第六百九十九章 天下第一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九章 天下第一人 (第2/5页)

便远了些。你如今随身携带其中一座藕花福地,就是老观主在提醒我,对你要忍着点,让着点。”

    小道童点了点头,恍然道:“有点道理。”

    孙道长笑道:“一个敢瞎说,一个敢装懂,你们俩倒是绝配。”

    陆沉不以为意。

    小道童右手探入左边袖子,里边有张梧桐叶。

    正是其中一座藕花福地所在。一分为四,老秀才的关门弟子带走一份。一个被观主丢入福地的年轻道士,失去记忆,然后与南苑国京城一位官宦子弟的游学少年,在北晋国相逢,少年当时身边还跟着一头小白猿。

    陆抬占据其一。

    松籁国俞真意,藕花福地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修道之人。他所在的福地,如今被观主师父带去了莲花小洞天。那个得了道祖一句“小住人间千年,常如童子颜色”天大谶语的俞真意,必然是有大气运傍身的了。小道童都要羡慕几分。

    小道童犹豫了半天,从袖子里又摸出一枚铁环,交给为人、做事、言语、修行都不太正经的陆沉。

    要知道这个陆沉,可是浩然天下出身,“离经叛道”第一,连那至圣先师都被陆沉在自己书中假借寓言骂过的。

    小道童跟老秀才关系是不错,可跟文庙半点不熟,所以不太愿意跟那些印象中古板迂腐的圣人打交道。而且听陆沉说这座天下,古怪不多,但是极大,独自远游,小心被那些古怪当做果腹的口粮。

    陆沉手握铁环,双膝微蹲,摆出一个气沉丹田的武把式,然后身形旋转一圈,一脚踩地,一脚翘起,身体前倾,将那铁环使劲丢掷出去,化做一道璀璨虹光,破空去往儒家圣人坐镇天幕处。

    小道童伸长脖子,提醒道:“可别丢歪了,害得儒家圣人一通好找。”

    孙道长笑呵呵道:“不是应该担心此物砸了儒家圣人一头包吗?读书人最要脸面,到时候文庙追责下来,陆沉丢的铁环,铁环却是你的,所以你跟陆道友各占一半过失,他可以撂挑子跑路,你带着那座福地跑哪里去?”

    小道童尴尬干笑道:“不至于不至于。”

    使劲瞪着陆沉。

    陆沉点头道:“心稳手准,指哪去哪,绝无半点纰漏的可能。”

    孙道长点头道:“指哪打哪。”

    小道童越来越心虚,看了眼帮自己做事的陆沉,再看了眼帮自己说话的孙道长,有些吃不准。

    孙道长摇摇头。

    这个烧火道童真是个小傻子。铁环掠空远去,一去千万里之遥,光是那条路线上的遗留气息涟漪,就足够让陆沉更加精准地推衍山河万物了。

    这让孙道长很是怀念北俱芦洲遇到的那个陈道友。

    那才是个真正愿意动脑子多想事情的,也确实当得起东海老观主的那份长远算计。

    遥想当年,山上相逢,双方各自以诚待人,患难之交,关系莫逆,所以才能够好聚好散。

    “陈道友,做人要厚道。”

    “孙道长,买卖要公道!”

    此时孙道长抚须而笑,这般脑子灵光的年轻人,还是很讨喜的嘛。就是所过之路,太过寸草不生了些。好在离别之际,最后一句心诚的“道长道长”,就都补救回来了。

    一直沉默的山青突然问道:“小师兄,我想要独自远游,可以吗?”

    陆沉一拍额头,苦笑道:“同辈师兄弟,问这些做什么。难不成不在青冥天下,你就走不出百丈之地了?”

    孙道长抚须而笑道:“陆道友,可喜可贺啊,找了个好师弟。”

    山青朝小师兄和孙道长打了个稽首,然后转身一步跨出百丈外,御风之际,便已经破境跻身玉璞境。

    几乎同时,西方一位佛子亦是破境。

    陆沉点点头,抖了抖手腕,“还好还好。差点没忍住。”

    孙道长微笑道:“陆道友何苦为难自己,下次与贫道说一声便是,一巴掌的事情,谁打不是打。”

    小道童忧心忡忡问道:“陆掌教,你怎知我以后要将‘斗量’葫芦暂借文庙?师父亲自施展了障眼法,你又不知桐叶洲之事……”

    陆沉笑道:“身居高位,每天无事,可不就是只能胡思乱想,猜东猜西,想南想北。”

    小道童伸手摸了摸身后的巨大金黄葫芦。

    陆沉说道:“这枚斗量,老观主,你,此地圣贤,中土文庙,宝瓶洲绣虎,杨老头,一路辗转,最终是要送到一个姓李的姑娘手上的。”

    小道童皱眉道:“又是陆掌教瞎猜的?”

    有些舍不得这场离别,哪怕这枚“斗量”最后肯定还会还回来。

    陆沉笑道:“有没有想过,七枚养剑葫,最早出自谁手?”

    一根藤蔓,结出七枚养剑葫,归根结底,就是浩然天下的某个一。

    七条脉络流转,合而为一。

    道祖闲来以此观道,与那坐看一池莲花的花开花落,水滴落何处,是同理。

    道祖道法通天,却又不会真如何,文庙自然没有理由打断这些扎根浩然天下的脉络。

    小道童说道:“当然,然后?”

    孙道长微笑道:“对牛弹琴,鸡同鸭讲。”

    这可就是一骂骂四个了。

    陆沉无奈道:“孙道长,我还是很尊师重道的。”

    孙道长疑惑道:“说啥?贫道老糊涂了,耳朵也不太灵光。”

    陆沉一笑置之。

    反正师父自己都不在意,当徒弟的就不要多管闲事了。

    只剩下个脑子一团浆糊的小道童。

    他只知道道祖亲手种植的那根葫芦藤,“结果”之后,就是天底下最好的七枚养剑葫。

    倒悬山春幡斋,剑仙邵云岩那棵“得天独厚孕育而出”的葫芦藤,自然远远无法媲美。

    小道童背后这只金黄大葫芦,作为天地间最珍稀的七枚养剑葫之一,名为“斗量”,装了无数的东海之水,传闻整个东海水面都下降了数尺。只是观主师父没让他养剑,转而用来捕蛟、养蛟,尤其是“飞升”青冥天下之前,老观主也悄悄做成了件大事。

    当初李柳和顾璨在海上歇龙石重逢,上边竟然没有一条蛟龙之属布雨休歇,便是此理,因为桐叶洲两边海中水蛟,几乎都被老道人捕捉殆尽,其它海域的水蛟,也多有主动进入“斗量”之中。而位于倒悬山和雨龙宗之间的那条蛟龙沟,疲蛟无需中途停靠歇龙石。

    儒家圣人当初没有阻拦此事,当然有文庙自己的考量。

    此外六枚价值连城的养剑葫,分别养剑数量最多,名为“牛毛”。名字不佳,但是品秩和威势,都很吓人。也最能帮助主人挣取山上剑修、剑仙的人情。

    本命飞剑胚子成形最快,名为“终南山路”。资质越好的剑修,本命飞剑越多,一旦拥有此枚养剑葫,最是相得益彰。

    温养出来的飞剑最坚韧,名字也怪,就一个字,“三”。

    最锋芒无匹,剑修一剑破万法,葫芦中剑又可破万剑,名为“心事”,心想事成的心事。

    飞剑最小最细微,出剑最快,可以炼化到真正无形,无视光阴长河,“立即”。

    以及最能够反哺主人体魄,适宜装酒,修士饮酒就是在汲取剑气,并且毫无隐患。名为“美酒”。寓意人间美好事,饮醇酒第一。

    总计七枚养剑葫,不知为何都独独遗留在了浩然天下。

    小小宝瓶洲,洪福齐天,拥有两枚,正阳山那枚紫金养剑葫“牛毛”,曾经给了一位被师门寄予厚望的女子剑修,苏稼。

    当然不是正阳山的祖传之物,正阳山还没有那样的底蕴,属于半路而得。

    风雪庙也有一枚雪白养剑葫。被四十岁就跻身上五境剑仙的魏晋早早得到。小道童猜测正是那枚“美酒”。

    此外中土神洲白帝城城主的大弟子,获得一枚“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