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三章 陈十一 (第3/4页)
留力厮杀,你这人,不讲究。” 陈平安气势浑然一变,哪里还有半点怒气怒容,轻轻点着头,满脸的深以为然,还略带几分愧疚神色,嘴上却是说道:“我来自人间陋巷,你来自天上明月。赊月姑娘是书上的谪仙人,与我如此讲究做什么,这不是赊月姑娘欺负人吗。这样不太好,以后改改啊。” 原来能与谁言语,就是一桩生平快意事。 真是让隐官大人由衷开怀得快要落泪了。 记得以前在那书上,看到有那喜醉饮酒却独醒之人,有那穷途之哭。 当时只觉得圣贤境界太高,自己眼界太低小,所以无法理解为何而哭。当年便觉得以后远游一远,读书一多,就会明白。 等到知道了古人为何而哭,才知道原来不知才好。 古人车行路穷处,犹可原路而返。 所以陈平安以双刀刀身,有样学样,学那女子轻拍脸颊。 赊月每逢生气之时,动手之前,就会习惯性抬起双手,重重一拍脸颊。 陪你这家伙絮絮叨叨这么久,到最后半点没觉得大道契机在此人,还给他说了那么多阴阳怪气的言语,实在让她嫌烦恼火了。 这会儿还敢学我?! 赊月使劲一拍脸颊之后,随即从她脸颊处,有那清辉四散,化作无数条光线,被她采撷炼化的月光如水,宛如光阴长河流淌,无视剑气长城与甲子帐的各自天地禁制,细细碎碎的月色,在半座剑气长城无处不在。 城头站在原地的那个“赊月”,被双刀刺中,一刀断去脖颈,一刀戳中心口。 当然只是赊月的假象,无非是用来勘验对方的出刀速度,以及刀刃锋芒程度。 赊月的本命神通,能够让姜尚真一位仙人境剑修,祭出本命飞剑才找到真身所在,哪怕这隐官合道剑气长城,可终究还只是玉璞境。 赊月能躲能避,更能如玉璞剑仙递出“飞剑”,如仙人修士祭出千百种术法。 赊月要想学习术法,任你如何独门传承、密不外传,只要是在那月色映照之下,只要境界没有悬殊太多,那么只需被她“见过”一次,她便得到其中真意至少七八分。 真不是赊月瞧不起以手段迭出著称的隐官大人。 蛮荒天下,论捉对厮杀的手段之多杂,同龄人中,赊月第一,当之无愧。 所以在甲子帐那边的秘录上,这个棉衣圆脸姑娘,有那“天下武库”之美誉。 符箓,飞剑,金身法相,机关傀儡,大妖真身,仙家宝甲,攻伐重器…… 我心有所想,便显化所成,材质无非皆为我之月色。 甚至连那寻常山巅境的武夫体魄,赊月一样想要有,就能有。 只可惜赊月受限于目前的道行,“武夫体魄”,如今止步九境的坚韧程度,而且赊月不太喜欢近身的武夫技击之术,这就像月色在人间,月却只会高悬在天。 第一个挨了两记短刀的“赊月”,因为赊月有意将其塑造为远游境体魄,所以并无意外,只有一个当场暴毙的下场。 棉衣布鞋圆圆脸的年轻女子,她那假象一碎,月色消失无踪,无迹可寻。 陈平安虽然尾随另外的赊月之后,跟着一闪而逝,但是城头附近,在他双手出刀之前,就已有一手掌心,异象横生,凭空浮现出一道莹澈无瑕的法印,造化掌心中,敕令五法雷。 这道随心而起的五雷正法,并不击杀赊月假象,对付一个远游境武夫的对手,哪里需要如此兴师动众。 只是雷光大震,在双刀杀敌之前,就已经普照光明数十丈内,为的就是用以查探之后消散月光的蛛丝马迹,若是两者短兵相接,哪怕只有一处细微的对撞,那么陈平安足可占到一线先机,一线就是万一,陈平安就有希望让其变成山上山下捉对厮杀的一万! 敌手之万一,我便给你一万。 以诚待人,厚礼待客。 称你心遂我愿。 只可惜那赊月姑娘太见外,没有留下这点破绽。 也好。 不然所谓的天下年轻十人,岂不是让人太失望。不然你们有什么资格与她跻身同列?! 陈平安在小天地天幕处,双刀搅烂一大团月色,然后御风悬停,俯瞰城头。 那赊月身形由一化三,相互间相隔极远。 陈平安除了两把真正属于剑修的本命飞剑,笼中雀,井中月。 还有两把身为练气士的大炼飞剑,初一和十五,外加两把恨剑山剑仙仿剑,咳雷与松针。 陈平安心意微动,咳雷与松针风驰电掣,直奔其中两个姑娘而去。 陈平安自己则一个缩地山河,瞬间出现在数千丈之外,对付其中一个竟然面对自己,还摆出了一个对敌拳架的赊月。 先前那远游境体魄不堪一击,你便换了山巅境体魄,来掂量自己的山巅境拳头有多重? 真当自己是那萧愻出拳?! 只看那赊月第一拳对敌,饶是陈平安这般喜欢高看对手一眼再一眼的小心人,都要觉得她的拳法太糙,神意太假,底子太差。 兴许这位武夫赊月,唯一的可取之处,就是速度不慢,有几分当年那郁狷夫问拳时的感觉。 一袭鲜红,大袖翻摇,手持双刀,辗转腾挪,流萤不断,追逐敌人,切割天地。 武夫赊月空有山巅境体魄和所学拳法,却只能一退再退,只能躲避再躲避。 哪怕她转移速度,始终略胜一筹,可陈平安数次“恰巧”出现在她撤退处,险象环生。 她本意是稍稍问拳在对方身上,试试看对方的体魄坚韧程度,只是双方如此问拳,她如何能够得逞。 同样是山巅境,同境的纯粹武夫,确实还是差距太大。 一刀即将捅穿对方肩头时,陈平安竟然身形拧转,换了一肘,轻描淡写砸在赊月额头之上。 赊月倒滑出去十数丈,由月色凝聚而成的一双布鞋,稀烂粉碎,她止住后退身形之时,才重新“穿上”一双新布鞋。 那个年轻人,身体微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