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种地做豪强_第三百四十七章 赵佶翻看穿越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七章 赵佶翻看穿越文 (第2/2页)

清早路边已然有人负责收尸,他们将尸体装上车,要趁着早晨汴京城门打开之前将这些尸首送出城去。

    而今的官家喜欢卖弄太平景象,大宋也正在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时,对于城中的乞丐一则是以从军的方式接济送走,二则是将冻死者收尸掩埋。

    好听的说是维持汴京的繁华体面,往难听的说却也是将冻死人的画面隔绝在厚厚的汴京城墙之外,以方便京城中塑造“丰亨豫大”的繁华景象。

    宿元景在宫门通报等待良久,被一个黄门引入内庭。

    天子赵佶刚刚醒来,穿了一身厚衣,站在殿中看雪。

    宿元景进门行礼毕,他便回头笑道:“晚上陪朕一道上城门去看雪景,今日好大一场雪,夜里点了灯来想必景致更佳。”

    宿元景连忙吹捧道:“都是圣人临朝才有此等繁华景象。”

    赵佶又嘱咐:“将大晟府的万俟咏也带上,今日晚间正要他应和一首诗词来。”

    万俟咏是蔡京给宋徽宗献的一名词人,最善于写宫廷诗词,也就是当今汴京城中最流行的大晟体,特点是文风瑰丽,往往是赞颂圣朝气象之作。

    今日赵佶心情不错,在廊间看见雪停了,又让宿元景陪自己一道去御花园行走。

    宿元景跟着走了两步,赵佶便问他道:“去山东可得悉了梁山贼寇的内情?”

    宿元景连忙回答:“那梁山贼寇人数约莫五万,占据梁山泊中一岛,彼处郓城县官剿他不得,最近正厉兵秣马。”

    “听说他有招安的意图?”

    “那梁山上的宋江倒有此意,只是他部下之中颇有不服之人。”

    赵佶点点头:“看来这等贼寇还是要缴。”

    不吃几场败仗,赵佶是不打算和梁山的贼寇谈判的。

    赵佶又问:“此去山东可见着什么新奇东西?”

    宿元景笑道:“在山东见着一个地主孙新,他有心报效朝廷,想要助兵去剿梁山。”

    听到他又说起梁山的事情,赵佶不怎么感兴趣,宿元景察言观色笑道:“那厮虽然出生军户却也是个妙人,他在登州养了个戏班排演了一出三国演义,竟能将汉末到三国的事情连连演下,实在是讲三国的难得的本子。”

    赵佶这才有些兴趣道:“哦?这倒难得。”

    “那戏班如今就在汴梁。”

    赵佶看了宿元景一眼,哈哈笑起来。

    “那厮想必给了你不少好处吧?”

    “臣惶恐,那孙新想要讨好圣上送了整整三百贯金银,俺一并都奉与圣上。”

    赵佶哈哈大笑:“那厮倒是个有钱的,区区三百贯,朕倒不缺那些。既然他如此殷切,想必那戏班也是办的好的。便入大晟府听用吧。”

    宿元景大喜:“臣替那孙新谢陛下荣恩。”

    又道:“那孙新自己还写了一部话本小说,在登州也颇为流行,俺也一并带回来了。”

    赵佶对于戏曲并不太感兴趣,但是对于文学还是果然上心,闻言道:“话本?去取来我看。”

    宿元景连忙出去,不多时取来了小说捧到赵佶面前。

    赵佶翻开书阅读了两句,皱起眉来:“文字实在粗鄙,印的也差。”

    宿元景在路途上也已经通读过这本小说,感觉赵佶可能会喜欢,却没想到赵佶给了这样的评语,当即大惊,忙道:“那厮是个军户,想必入不得圣上之眼。”

    赵佶笑道:“不需惶恐。”

    陪赵佶走了半个时辰,赵佶有些乏了宿元景才退下,临走之时宿元景心中仍在想着这孙新的小说大抵是写的不好了,幸亏自己之前没有替孙新过于吹捧。

    宿元景走了之后,赵佶回到了暖阁之内,坐了一会儿有些无聊,想起之前孙新写的那本书,便叫太监又将书籍呈上。

    之前他只看了开头几句,发现书既没有定场诗也没有背景描写,开头就是俗而又俗的大白话,觉得格调太低便即不看,这时无聊才仔细看来。

    这一看就看进去了,小说的穿越情节和前期铺垫纷纷亮相,这些剧情让从没有看过爽文的赵佶一下入迷。

    晚间宿元景又入宫门,和万俟咏一道准备陪赵佶一道去城门上赏雪,可在宫门外等待了半个时辰,却迟迟不见有黄门来宣。

    宿元景心中奇怪,就听远处传来脚步声,一个小黄门出来道:“官家传大人进去呢。”

    宿元景同着万俟咏一道进入宫中,见到赵佶时就见他手捧着书本正在翻阅,听闻宿元景进来,赵佶连忙抬头道:“这书的下册在哪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