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2章 这是一个挑战 (第1/2页)
毛熊的工程师们并不看好邓东明研发团队。 或许在这些华夏人看来,只要把伏尔加车的发动机拆下来改改样子,就算是完成创新了? 可真有这么简单吗? 要知道一台完整的发动机可是非常复杂的,光是零部件就有缸体、曲轴、凸轮轴、气缸、燃油供给、散热等等数百个。 其中还涉及涡轮增压、缸内直喷、高压共振、稀薄燃烧、分层燃烧等技术。 可以说,作为动力源泉,汽车核心,发动机不是那么好研发的。 而且这些华夏人用来仿制的,还是国内濒临淘汰的伏尔加M21车。 在毛熊国内,M21车的改良工作一直在继续,更不要说新款M24轿车已经立项三年之久了。 甚至这名工程师听说,M24轿车采用了更小更轻更快的V8发动机,其最高车速足足提升了三分之一! 因此,这些华夏人基于落后的基础款上进行研究,怎么可能成功? 听毛熊工程师这么说,邓东明研发小队的人当场就变了脸色,就连外事部的干部都有些尴尬。 “抱歉,我不是这个意思!” 毛熊国工程师这时意识到不对,连忙道歉。 “我的意思是你们研制的这款发动机已经落后了,我们的新车已经更换发动机了,你们这是白费力气......” 话音出口,毛熊国工程师又意识到不对。 他娘的,这不是明摆的开嘲讽吗? 邓东明走出来。 “没事儿,技术交流而已,不知道贵公司的新车搭载了哪款发动机?” 毛熊工程师自豪的说道:“V8发动机,这是一款性能更优越的发动机,目前欧美许多主流的高端汽车都用这款发动机,可以说,它代表汽车技术前沿。” 邓东明几乎脱口而出:“我们也可以研制V8发动机。” 毛熊工程师有些嗤之以鼻。 “我觉得你们不要搞V8发动机,我们还没有吃透技术呢!” V8发动机....... 邓东明心脏砰砰直跳,眼神变得炽热起来。 他有一种预感,V8才是自己应该研究的方向。 …… 送走了毛熊工程师,邓东明立即召开动员大会。 根据和毛熊工程师的交流,邓东明用了二十分钟时间,完成了V8发动机的手绘设计稿件。 看起来很粗糙。 但是八个缸体呈犬牙般交错,却给人一种无以伦比的震撼感。 邓东明将新的图稿贴在黑板上。 然后在稿件下面写了“V8发动机”几个大字。 接着他又将已经研制的半成品发动机图稿贴在另一侧。 “同志们,我们目前有两个不同的研究选择,一個是继续直列四缸发动机的研制,另一个是V8发动机的研制。” “我觉得我们应该推翻重来,直接搞V8发动机,和国际上最先进的轿车生产商接轨。” “虽然照着旧款发动机去搞研发,成功率会高,但很有可能面临刚制造出来就已经落后的局面,与其这样,不如步子迈大一些,直接一步到位。” 敖三远站了出来,提出不同的意见。 “咱们没见过V8发动机,贸然研发,一定会面临诸多技术难点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